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62,共7页
Tibetan Studies
共引文献7
-
1潘发生.丽江木氏土司向康藏扩充势力始末[J].西藏研究,1999(2):44-52. 被引量:16
-
2杜凯鹤,赵秀云.菩萨在云之南:司徒班钦在云南的活动及其艺术影响力[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2):101-139. 被引量:5
-
3周智生.明代纳西族移民与滇藏川毗连区的经济开发——兼析纳藏民族间的包容共生发展机理[J].思想战线,2011,37(6):118-121. 被引量:5
-
4周智生.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藏区治理策略管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23(4):48-57. 被引量:6
-
5潘发生.浅谈云南藏区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政治制度[J].西藏研究,1995(4):77-81.
-
6和六花.论明清两季木氏土司势力扩张与资源争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04-111. 被引量:3
-
7冉光荣.川滇毗邻藏区研究的典型个案——木里散论[J].藏学学刊,2008(1):60-6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34
-
1潘发生.丽江木氏土司向康藏扩充势力始末[J].西藏研究,1999(2):44-52. 被引量:16
-
2潘发生.《木氏宦谱》部分疑难地名考释[J].思想战线,1998,24(12):92-97. 被引量:5
-
3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64
-
4孙太初.丽江壁画调查报告[J].文物,1963(12):7-13. 被引量:9
-
5冯智.明至清初云南藏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J].中国藏学,1993(4):129-143. 被引量:16
-
6房建昌,段志诚.云南中甸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大宝寺小考[J].思想战线,1992,18(2):94-94. 被引量:3
-
7杨嘉铭.甘孜藏区封建农奴制下的政教关系[J].西藏研究,1991(3):42-49. 被引量:12
-
8杨学政.西藏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和影响[J].西藏研究,1988(1):80-93. 被引量:9
-
9曾文琼.论康区的政教联盟制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9(2):17-25. 被引量:5
-
10刘先毅.也谈康区的政教关系[J].西藏研究,1990(3):118-122. 被引量:8
-
1和集华.满腔热情为教师服务──浅谈山区校长的管理艺术[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7,0(9):6-6.
-
2好老师王尔立[J].作文之友(快乐作文与阅读)(低年级版),2011(12):43-43.
-
3许静.乐业 乐学 乐见——宣化一中新课改见闻[J].考试与招生,2010(11):8-10.
-
4乾隆心倾酒店女[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2):125-125.
-
5张国龙.在雨夜里成长[J].少年文艺(南京),2008(9):22-27.
-
6松赞林寺--梅里雪山--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 6日自驾攻略[J].汽车自驾游,2011(11):62-63.
-
7吴迪兴.节外生枝,使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下),2010(10):124-124.
-
8张力.2011读书回眸[J].山东人大工作,2011(12):58-58.
-
9松云青.电教在边陲乡镇[J].中国电化教育,1994(3):46-46.
-
10或彧.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7(5):147-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