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出发点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4期42-45,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
1叶复.邓小平理论的当代性[J].大庆社会科学,1995(5):8-10.
-
2李沛.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5(6):17-19.
-
3王小辉.邓小平对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1994(2):56-58. 被引量:1
-
4朱培民.“三个有利于”标准新论[J].实事求是,1996(3):21-23.
-
5刘维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6):47-51.
-
6周发源.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J].长江论坛,1998(1):10-12.
-
7王建国.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J].新东方,1997,0(1):30-35.
-
8叶华清.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10):42-45.
-
9邹林.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9-25. 被引量:1
-
10郝建国.邓小平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6(3):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