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典诗词登高意象的审美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意象是古典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在登高的生命体验中,文人士子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密切结合,构成具有情感内涵和审美内涵的文学意象;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意蕴丰满的审美特色。其审美内涵或是怀古,或是抒怀,或是怀远,它既是文人士子寻找心灵自由的阶梯,又是文人士子的审美创造。
作者
许丽娜
机构地区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语文教研室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6-27,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登高意象
审美内涵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Никола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ердяев)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41.
2
(清)王国维著.人间词话[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被引量:1
3
孙维城.
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J]
.中国韵文学刊,1999,13(2):1-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李杰.
登高咏悲歌 壮怀慨生命——浅论杜甫《登高》一诗的生命意识[J]
.电影评介,2008(24):98-99.
2
陈鹏程.
论先秦文学中登高意象的产生和发展[J]
.作家,2012(14):101-102.
3
侯曙芳,李道先.
亭台楼阁类建筑的文学价值[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51-54.
被引量:1
4
郑红良.
南宋词人“凭栏”之爱国壮志、忧国情怀[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44-45.
被引量:1
5
王慧敏.
论宋代亭台楼阁类词兴盛的原因[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125-128.
被引量:3
6
王天乐.
南宋山水扇画中人物“望”的图像阐释[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4):98-103.
被引量:7
7
雷子帧,王友胜.
论赵抃登高诗对前人作品的因革[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6):47-51.
8
黄敏华.
《沁园春·长沙》的空间表现与独特意境[J]
.今日教育,2023(2):70-73.
9
贾红莲.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从王粲《登楼赋》探析“登望兴悲”的文化渊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7):87-89.
1
姜晓红.
唐诗中的登高意象初探[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32-37.
被引量:2
2
李国平.
“无我之境”视域下的“登高”意象[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6):43-46.
3
陈鹏程.
论先秦文学中登高意象的产生和发展[J]
.作家,2012(14):101-102.
4
刘红霞.
结合意象的蕴涵,探究诗歌的主题——《黄鹤楼》的主题探究例论[J]
.文教资料,2009(29):70-72.
5
刘红霞.
唐诗三百首中登高意象的分类及意蕴阐释[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2):12-16.
6
王贵宝.
古代诗文登高意象的崇高美[J]
.芒种,2012(14):105-106.
7
郭仁玲.
生离之愁 死别之恨——李清照词作主题解读[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8(6):75-76.
8
哈承嫒.
合作而非竞争——艾丽丝·沃克小说《紫色》中的“百衲被”文化[J]
.青春岁月,2015(7).
9
李彦文.
牧歌·爱情憧憬·挽歌——重读《边城》[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5):35-37.
被引量:1
10
鄢冬.
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空间意象的变异技法[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34-36.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