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谈宪法中的立法体制问题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中,立法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究竟如何来确立一种适应四化需要、反映中国特点的立法制度,这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宪法修改草案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政权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根据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作者
刘升平
出处
《法学杂志》
1982年第4期11-13,共3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立法体制
地方性法规
两个积极性
宪法修改
地方立法
立法制度
我国政治体制
相结合
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1
1
李林.
关于立法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践[J]
.法学研究,1998,20(5):57-81.
被引量:68
2
郭道晖.
论我国一元性立法体制[J]
.法学研究,1986,8(1):1-7.
被引量:5
3
姚登魁,郑全成.
浅论我国立法体制的特点[J]
.现代法学,1985,7(2):6-10.
被引量:2
4
潘念之,齐乃宽.
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J]
.社会科学,1980(1):1-6.
被引量:7
5
潘念之,齐乃宽.
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J]
.社会科学,1980(4):71-78.
被引量:8
6
赖元晋.
关于宪法起源的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35(2):33-39.
被引量:4
7
周旺生.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
.行政法学研究,1994(4):30-35.
被引量:16
8
周旺生.
论中国地方立法的地位[J]
.政治与法律,1994(5):8-11.
被引量:5
9
谢怀栻.
是统一立法还是地方分散立法[J]
.中国法学,1993(5):26-27.
被引量:17
10
孙潮.
当前地方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
.法学,1992(8):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徐秀义,肖金泉.
近年来我国宪法学重要理论问题讨论综述[J]
.中国社会科学,1985(5):26-32.
2
万方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方立法的规范变迁[J]
.江汉学术,2020,39(4):77-9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勇,周敏凯.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成效、困境、改进——基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21(9):71-77.
被引量:5
2
郑晓艳,朱志方.
生命技术领域中的道德运气问题及其伦理意义[J]
.学术交流,2021(10):25-37.
被引量:1
3
刘康磊,亓国萃.
论地方立法“结合实际”条款的规范展开[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3(6):36-44.
1
声音[J]
.今日国土,2013(7):5-5.
2
高层声音[J]
.农村工作通讯,2013(14):4-4.
3
欧阳坚.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行政管理改革,2010(4):9-11.
被引量:5
4
程超.
反腐败也要有两个积极性[J]
.党政论坛,1994(6):47-48.
5
杨茂椿.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障[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55-58.
被引量:2
6
虞云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J]
.党建研究,2009(1):18-20.
被引量:3
7
王振民,胡健.
2010-2011:中國憲法與法治政府[J]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11(4):16-18.
8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J]
.企业党建,2013(8):2-2.
9
姜明安.
人大代表的职责不仅是提议案[J]
.公民与法治,2011(14):30-30.
10
张伯里.
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责任[J]
.中国领导科学,2015,0(4):5-7.
被引量:1
法学杂志
198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