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立“山”字型种植业结构刍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从种植业结构现状看调整的客观必然性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种植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在变革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五十年代实行旱地改水田和单季改双季,六十年代采取高稻改矮稻,七十年代推广“稻稻油”“稻稻麦”三熟制,八十年代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通过对耕作制度、品种结构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改良,使粮食生产获得了多次突破性进展。以上饶地区为例,一九八五年粮食总产达43.03亿斤,比五十年代初期增长3倍多,比一九七八年(33.4亿斤)增长29%。
出处 《企业经济》 1986年第8期25-28,共4页 Enterprise Econom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