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熹求真求实的史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熹理性主义史学之最大特点是把史学经学化。一方面,他强调用理学去统率指导史学,把“理”作为历史评价的最高标准,显示出其理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经体史用,研究典章制度、人物事件等客体的东西,显示出其客观性的一面。朱熹的史学研究方法始终蕴含着求真求实的客观精神。然而,长期以来,对朱熹史学的评价。
作者
叶建华
出处
《史林》
1988年第4期21-29,共9页
Historical Review
关键词
朱熹
理性主义史学
历史评价
典章制度
言行录
孔子
史书
理学
史记
司马迁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1
萧永明.
朱熹史学观三题[J]
.史学史研究,2001(2):20-25.
被引量:3
2
汪高鑫.
朱熹和史学[J]
.史学史研究,1998(3):44-51.
被引量:6
3
汤勤福.
朱熹给赵师渊“八书”考辨[J]
.史学史研究,1998(3):58-64.
被引量:5
4
叶建华.
朱熹《宋八朝名臣言行录》初探[J]
.史学月刊,1988(6):25-30.
被引量:7
5
刘连开.
宋代史学义理化的表现及其实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73-78.
被引量:2
6
叶建华.
朱熹《伊洛渊源录》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1989(4):86-90.
被引量:3
7
叶建华.
朱熹的史学思想[J]
.孔子研究,1989(3):87-94.
被引量:3
8
张立新.
朱熹史学三题[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45.
被引量:1
9
徐仪明.
研究朱熹史学思想的一部开拓之作──评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J]
.孔子研究,2001(3):121-123.
被引量:1
10
许家星,何发苏.
反史倡史,一体两面——朱熹史学态度辨惑[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6):33-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海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朱熹史学研究[J]
.朱子学研究,2020(2):235-246.
2
李筱艺.
朱熹易学与史学的会通与交融[J]
.史学史研究,2024(3):43-55.
1
金光耀.
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推进中国当代史的教学[J]
.社会科学,2012(5):164-165.
被引量:2
2
王辉.
创辟创新 求真求实——读《平顶山应国墓地Ⅰ》[J]
.华夏考古,2014(2):142-148.
被引量:1
3
张广智.
读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J]
.史学史研究,1985(4):65-70.
4
汪树民.
伏尔泰史学思想辨析[J]
.河池师专学报,2004,24(1):31-35.
被引量:1
5
张广智.
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J]
.历史研究,1982(5):111-125.
被引量:3
6
之言.
就用小人[J]
.文艺生活(智慧幽默),2008,0(3):78-78.
7
杨雅彬.
志书科学性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方志,1993(2):43-46.
8
何跃.
中国的伏尔泰史学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2001,22(5):47-50.
被引量:1
9
李慕真.
开拓进取 求真求实──记熊郁研究员[J]
.南方人口,1994,9(3):59-61.
10
求真求实为世所用——史念海教授访谈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3):240-244.
史林
198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