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愤著书:一种古典情感美学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愤著书说,是我国古典情感美学思想中一个突出的理论观点.作为一种美学观,它重在主体内心怨愤情感的自由抒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美学思想,在我国文艺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鉴于这一理论问题至今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专此试作论述.
作者
黄南珊
机构地区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0年第3期60-66,共7页
关键词
发愤著书说
情感美学观
美学思想
情感表现
书论
艺术表现
发展史
哀怨情感
个体情感
发愤抒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陈子谦.
司馬迁的“发憤著书说”及其历史发展[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1):122-130.
被引量:4
2
陈莹.
从接受视域梳理和考辨唐前“发愤著书”说的嬗变轨迹[J]
.天津社会科学,2012(1):128-134.
被引量:1
3
李冰燕.
“发愤著书”说与“不平则鸣”说异同探微[J]
.文艺评论,2012(12):135-137.
被引量:1
4
张晶,韦丽斯.
从“俯仰”看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及其生命精神[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29-33.
被引量:4
5
朱明明.
从传统人格的转化看“白话诗”的发生[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17-23.
被引量:2
6
袁伯诚.
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讽谕文学理论的影响[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84,15(2):43-53.
被引量:2
7
袁伯诚.
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叛逆文学理论的影响[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84,15(3):23-32.
被引量:1
8
袁伯诚.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意义 论“愤”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85,16(1):7-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覃才,董迎春.
古代诗歌的“悲愤”情感及其诗学价值[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6):74-79.
1
姜淙伦.
论屈赋哀怨情感对传统文学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59-64.
2
陈子谦.
司馬迁的“发憤著书说”及其历史发展[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1):122-130.
被引量:4
3
石钟山.
煮书论英雄[J]
.社区,2015,0(17):4-5.
4
杨春青.
觉醒--据《向前一步》一书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8):244-244.
5
赵践.
文书论稿[J]
.档案学研究,1999(2):16-19.
6
马成生.
“以警当世之道”——试述明清作家对“发愤抒情说”的继承与发展[J]
.浙江学刊,1987(1):110-115.
7
黄南珊.
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J]
.江汉论坛,1990(2):53-57.
被引量:1
8
顾植,王晓枫.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浅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5(1):63-66.
被引量:1
9
李天道,李仲霖.
“发愤著书”说及其心理分析——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研究之一[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8(4):42-48.
10
金玉良言[J]
.视野,2016,0(17):23-23.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