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张胜温画《梵像卷》看南诏大理佛教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张胜温画《梵像卷》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南诏佛教的传入路线和南诏大理佛教的构成等问题。作者认为,佛教传人南诏有三条主要路线,即传自中土、传自印度和传自西藏,南诏大理佛教是由阿叱力教、禅宗和华严宗三个教派构成的。
作者
侯冲
机构地区
云南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88,66,共9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张胜温画卷》
南诏大理国
南诏佛教
禅宗
华严宗
十六罗汉
荷泽
云南
密教
印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黄惠焜.
佛教中唐入滇考[J]
.云南社会科学,1982(6):70-7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黎冷.
剑川石钟寺石窟第5窟研究[J]
.艺术与民俗,2019(2):81-90.
2
李晓.
论迦摩缕波国及帕拉国对西南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影响[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被引量:1
3
张泽洪,廖玲.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梵僧——以南诏梵僧赞陀崛多为中心[J]
.思想战线,2015,41(3):52-59.
被引量:5
4
纪志霞.
大理国时期安宁法华寺石窟艺术溯源[J]
.美术文献,2020(8):19-21.
被引量:1
5
现了.
关于汉传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之探讨[J]
.普陀学刊,2014(1):117-14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3
1
陈浩.
隋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J]
.文物,1985(4):8-8.
被引量:3
2
安西榆林窟勘查简报[J]
.文物,1956(10):9-21.
被引量:2
3
贺世哲.
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J]
.敦煌研究,1992(4):1-20.
被引量:55
4
刘东光,陈光唐.
邯郸鼓山水浴寺石窟调查报告[J]
.文物,1987(4):1-23.
被引量:22
5
侯冲.
张胜温画《梵像卷》复原前的三点检讨[J]
.佛学研究,1997(0):85-90.
被引量:2
6
李柏华.
佛教造佛中的力士像与天王像[J]
.文博,2000(5):26-31.
被引量:10
7
[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49-150页.
被引量:2
8
姜伯勤.《敦煌的写真邈真与肖像艺术》,《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8~79,77-92,82,83页.
被引量:3
9
《大正藏》第50册,第558页上,第587页上,第399页.
被引量:28
10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5
1
黄正良,张锡禄.
20世纪以来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卷》研究综述[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1):1-5.
被引量:5
2
黄诚,杨冬梅.
南诏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艺术性研究[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5,0(12):35-36.
3
陈粟裕.
禅宗祖师像的图像模式研究——以禅宗三祖僧璨像为中心[J]
.世界宗教研究,2016(4):56-63.
被引量:2
4
黄诚.
南诏大理国绘画比较研究——以《南诏图传》与《张胜温画梵像》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3):55-58.
被引量:1
5
李婷.
榆林窟第29窟图像配置研究[J]
.法音,2021(4):58-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粟裕.
隋至五代西天祖师像与《付法藏因缘传》[J]
.世界宗教文化,2021(2):167-174.
2
张蓓蓓.
云纹模式视野下的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以《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为中心[J]
.民族艺术研究,2013,26(2):95-101.
被引量:2
3
黄正良,张锡禄.
20世纪以来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研究综述[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7):1-6.
被引量:2
4
张梦妍,刘震.
云南大理梵文文献的释读与研究--以“至正四年追为亡人杨观音护神道碑”为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3):93-101.
5
施錡.
8至17世纪禅宗“列祖图”的生成与发展:从曹溪禅至黄檗宗[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4):141-149.
被引量:2
6
赵云.
云南省博物馆藏大理国铜鎏金大黑天立像考[J]
.大理大学学报,2022,7(5):14-18.
7
杨冰华.
一座显密圆融的西夏华严道场——瓜州榆林窟第29窟的图像与功能探析[J]
.文物季刊,2022(3):66-77.
被引量:2
8
孙华东.
《张胜温画卷》“十六大国王众”画面创作意图探究[J]
.艺术与民俗,2024(1):91-97.
9
张朝君,龚芷琪.
从《张胜温画卷》看南诏大理家具艺术[J]
.东方收藏,2024(3):60-63.
1
李加东周.
基于吐蕃碑文探究佛教传人藏区的原因[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3(1):34-41.
2
扎巴.
佛教传人后苯教神话的发展模式[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2(3):105-112.
被引量:1
3
约翰.马可瑞,谭乐山.
论神会大师像:梵像与政治在南诏大理国[J]
.云南社会科学,1991(3):89-94.
被引量:1
4
杨丽奇.
别样莲花异样开——妙香佛国的阿嵯耶观音造像[J]
.艺术市场,2008(10):90-93.
5
李伟卿.
关于张胜温画卷的几个问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2(1):34-42.
6
田悦阳.
试述构建和谐社会与大理佛教发展的双向互动[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5):1-3.
被引量:1
7
生活之友小报[J]
.伴侣,2004,0(5):52-53.
8
张海超,徐敏.
人类学视野中的南诏大理国佛教信仰[J]
.云南社会科学,2012(5):15-19.
被引量:1
9
杨国才.
白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2):20-24.
被引量:3
10
黄云静.
海外藏人移居美国与藏传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J]
.世界宗教研究,2016(3):180-188.
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