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性——一个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 东汉王充论人性,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召公。他说:“召公戒成曰:‘……于戏!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生子谓十五子。初生意于善,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王充尤推重春秋时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王充说:“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硕)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可见我国古代,人性问题主要在于性本善抑或性本恶的争论。由此而延伸到性本善恶兼有或皆无的争论。与孟子同时的告不害,是个人性无善恶论者。他和孟子有过一次辩论。他说:“生之为性。”又说:“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0-87,共8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