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琉球音乐对中国曲调的受容、变易及其规律——以曲调考证为中心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与日本冲绳(古琉球国)有着六百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这长期的交往中,中国东南沿海是基地。当古琉球国国王更替时,从中国明清朝廷派遣册封国王的册封使,是由福建泉州、福州出发的,其操舟船工和随从之医者、画师、乐师亦多为闽人;
作者
王耀华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2-37,共16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琉球音乐
曲调考证
中国东南沿海
中国曲
日本冲绳
友好往来
受容
明清
舟船
泉州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1
1
吕骥.
在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2):5-8.
被引量:10
2
赵塔里木.
中亚东干民歌的唱词格律[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3):1-11.
被引量:4
3
周耘.
永远的乡音——日本佛教黄檗宗仪式音乐的中国元素[J]
.世界宗教文化,2011(5):50-56.
被引量:2
4
李昕.
黑人传统音乐中的鼓文化研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48-53.
被引量:14
5
李昕.
非洲的“拇指钢琴”——姆比拉琴初探[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3):81-87.
被引量:6
6
王耀华.
东方部分古典音乐的类型化旋律[J]
.音乐研究,1998(4):22-36.
被引量:3
7
莫尔吉胡.
“潮儿”现象及“潮儿”音乐──试论阿尔泰蒙古古音乐文化圈(上)[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1):1-12.
被引量:18
8
冯文慈.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J]
.音乐研究,1986(1):3-7.
被引量:39
9
张伟华.
美国加州朱玛什印第安部落的一次采风札记[J]
.音乐研究,1985(1):21-25.
被引量:1
10
高厚永.
中国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J]
.音乐研究,1985(1):28-3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王耀华.
中国音乐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3(1):12-26.
被引量:14
2
胥翠萍.
常香玉唱腔艺术初探[J]
.四川戏剧,2011(5):110-112.
被引量:2
3
伍国栋.
陈述事实 导向因果——《民族音乐学概论》教学与自学辅导之六(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3):159-162.
4
胡斌,洛秦.
中国学者的音乐人类学域外研究[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1):38-46.
被引量:1
5
王耀华.
跨文化音乐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J]
.艺术学研究(辑刊),2007(1):61-78.
被引量:2
6
王小盾.
琉球音乐史的高光时刻——1832年的上江户使团及其中国背影[J]
.音乐研究,2022(1):5-1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张君仁.
当代民族音乐学与中国的状态及趋势[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3):3-7.
被引量:29
2
代百生.
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
.中国音乐学,2005(3):97-102.
被引量:94
3
冯效刚.
新中国音乐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1949-1999)[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189-196.
被引量:5
4
贾建伟.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跨文化比较研究[J]
.音乐探索,2008(1):13-19.
被引量:9
5
邵彬,李红云.
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民族化思考[J]
.中国音乐,2011(4):189-192.
被引量:5
6
王盛.
对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反思[J]
.音乐创作,2014(1):182-183.
被引量:10
7
高小英.
维吾尔族与乌孜别克族民歌之初步比较[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3):73-75.
被引量:1
8
梁姚姚.
东盟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分析[J]
.歌海,2014(4):101-102.
被引量:1
9
陈艳伟.
“常派”演唱技巧在传统声乐中的应用研究[J]
.大舞台,2015(2):172-173.
10
时红明.
说说豫剧和常香玉——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逝世十周年[J]
.四川戏剧,2015(4):164-166.
1
王耀华.
琉球音乐对中国音乐受容的两种样式及其规律[J]
.音乐研究,2004(4):54-59.
被引量:8
2
黄翔鹏.
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題[J]
.文艺研究,1989(4):101-106.
被引量:30
3
友好往来[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6(4).
4
达菲.
浅谈日本水墨画的受容与发展[J]
.青年文学家,2012,0(20):130-130.
5
张锡海.
第八届日本冲绳电力Sugsr音乐厅新人演奏比赛及新人演奏会[J]
.人民音乐(评论),2002(1):53-53.
6
毕克寒,张萌.
从浮世绘看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传播[J]
.青年文学家,2013,0(17):205-205.
7
李博识.
恋战冲绳[J]
.体育博览,2016,0(11):110-119.
8
王玉珍.
你所不知道的冲绳音乐[J]
.音乐生活,2008(5):27-28.
9
郑祖襄.
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谈黄翔鹏的“曲调考证”及其学术价值[J]
.中国音乐学,1999(2):4-8.
被引量:14
10
谭笑晗.
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以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为中心[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2):86-91.
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