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旧唐书》卷200上《安禄山传》:“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资治通鉴》卷214唐开元二十四年亦有“皆为互市牙郎”之说,注云:“牙郎,驵侩也,南北物价定于其口,而后相与贸易。”“驵侩”(zǎ ng kuà i)亦作“驵会”,本谓性畜交易的经纪人,后来泛指市场经纪人,即旧时集市贸易中以介绍买卖而从中牟利者。后世亦称“掮客”或“纤手”。“牙郎”又有“牙人”“牙侩”之称,《后汉书》卷38《逢萌传》“侩牛自隐”注:“侩,谓平会两家买卖之价。”“牙侩”的“侩”字意谓说合买卖双方的居间牟利人。而“牙”字之义征于旧说则无所考。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9-87,共2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