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照叶树林文化论与云南民族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照叶树林文化论是目前国外对我国西南及东南亚少数民族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并逐步使之系统化。其内容包括生态研究、农耕的起源和发展,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播等。作者认为:作为一个较大区域的整体文化论,其理论构架和理论特色有其新颖独到之处,结合我国西南民族研究,借鉴这一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拓展和加深我们的研究领域。但也要看到,这一理论也有片面和不足的地方,对此应持慎重的态度。
作者
刘刚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9-85,共7页
Thinking
关键词
文化论
文化要素
树林
日本民族学会
文化研究
理论特色
文化传播
云南地区
西南民族研究
文化圈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乔健.
从西方人类学的演变说到中国学术的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1986(1):63-69.
被引量:5
2
吴维棠.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传播[J]地理学报,1985(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王剑,张姣姣,梁露.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野下职业教育对接非遗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燕京八绝”的实证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6-11.
被引量:3
2
王璐.
民族志视野中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20(4):50-59.
被引量:4
3
周大鸣.
乔健和《印第安人的诵歌》[J]
.思想战线,2020,46(6):1-7.
被引量:2
4
王璐.
中国民族志的体例、功能及发展——以二十世纪的西南调查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23(1):107-116.
同被引文献
41
1
梅棹忠夫,赵晨.
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与社会[J]
.世界民族,1980(5):1-5.
被引量:1
2
中尾佐助,赵玉蕙.
照叶树林的农业文明之光[J]
.农业考古,2009(4):16-21.
被引量:4
3
索文清.
费孝通与日本学者中根千枝的学术交往和友情[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12-17.
被引量:2
4
金少萍.
日本民族学家对中国大陆的调查与研究[J]
.学术探索,1999(1):68-72.
被引量:4
5
王海明.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J]
.农业考古,1998(1):78-86.
被引量:11
6
吴诗池.
浅论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J]
.农业考古,1998(1):87-93.
被引量:9
7
匡达人.
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与思考(摘要)[J]
.农业考古,1998(1):94-99.
被引量:3
8
刘志一.
从少数民族古语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西传[J]
.农业考古,1998(1):232-240.
被引量:9
9
安志敏.
论稻作的起源和东传[J]
.农业考古,1998(1):241-245.
被引量:5
10
畑中幸子,张嘉宾.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的复合[J]
.满族研究,1992(4):87-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古开弼.
照叶树林文化与稻作起源传播——试述稻作起源传播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
.农业考古,2002(3):35-41.
被引量:1
2
刘正爱.
浅谈日本人类学在中国大陆的影响——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中心[J]
.西北民族研究,2019,0(1):149-1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梁长东,王友生,蔡立志.
江苏连云港地区应该是粳稻起源中心之一[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1):9-11.
2
金杰.
“Zomia”范式的政治人类学意义及其未来[J]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23-135.
被引量:1
3
刘岩,陈胜能.
时空镜像下的他者 日本学术界的中国大陆地区研究动向[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1(4):118-127.
4
龚浩群,李一言.
日本人类学东南亚区域研究的历程与范式转换[J]
.世界民族,2023(3):88-101.
5
刘岩,朱明贤.
日本《文化人类学》杂志刊载中国地域文化研究[J]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1):305-327.
1
数字[J]
.法律与生活,2008,0(9):5-5.
2
李蕊.
论法制的法律文化要素[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4):31-33.
被引量:2
3
郑佳.
创新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J]
.中华少年,2015,0(28):184-185.
4
马曜.
我国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贵州民族研究,1982,2(1):1-9.
被引量:1
5
许文祥.
从云南地区的工会特点看民族地区的工会工作[J]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8(2):48-49.
6
李玉琴.
2005年来的西南民族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34-39.
被引量:1
7
蔡爱平.
建设法治国家的航标——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促进“法治文化”变革[J]
.党政论坛,2000(10):22-23.
8
张棣.
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根基[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0-64.
9
张善燚,陈锦红.
律师——当事人:我们该怎么期待和建构?[J]
.中国律师,2003(9):14-15.
10
耿恒.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首届年会暨成立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J]
.贵州民族研究,1981,1(4):108-110.
思想战线
198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