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序和论的写作技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大部分纪传有序和论(序在传前,论在传后;或称论和赞),它们不仅是内容充实、见识颇高的杰出史论,表现了他对五代十国时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而且也是优美的文学散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写作技巧,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作者
林家骊
出处
《殷都学刊》
1989年第1期80-85,共6页
Yindu Journal
关键词
欧阳修
《新五代史》
序论
写作技巧
朋党
传论
本纪
《五代史伶官传序》
史论
《春秋》笔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1
裘汉康.
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写作特色[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89-92.
被引量:2
2
尹福佺.
论欧阳修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39-42.
被引量:1
3
邓元煊.
《伶官传序》浅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0(4):95-97.
被引量:2
4
王文清.
《伶官传序》艺术谈[J]
.泰山学院学报,1994,19(4):409-413.
被引量:2
5
党天正.
“过秦”与“过唐”——《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过秦论》对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47-48.
被引量:2
6
赵翼.廿二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被引量:1
7
苏洵.嘉祐集[M].北京:中华书局影宋本,1982.
被引量:1
8
陈寅恪.寒柳堂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被引量:1
9
刘知几 浦起龙释.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被引量:31
10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513
引证文献
1
1
张明华.
论《新五代史》的文学艺术功能[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34-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溪燕.
欧阳修的叙事语言风格探微[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7):20-20.
1
姚瀛艇.
欧阳修的史论[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2):26-32.
2
徐合平.
试论民族繁荣与祖国统一[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5(5):85-86.
3
党天正.
一篇名副其实的“过唐论”——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浅说[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3(4):99-102.
被引量:1
4
孙昌熙.
《李广田传论》序言[J]
.山东社会科学,1990(6):44-45.
被引量:1
5
杨同甫.
谭嗣同生平若干事实商榷[J]
.学术月刊,1984,16(3):57-59.
6
袁定基.
《史记》《春秋》撰作异同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0(4):79-85.
被引量:3
7
陶克涛.
土达原叙[J]
.民族研究,1986(2):23-37.
被引量:6
8
仓修良,陈仰光.
《新五代史》编修献疑[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8(3):84-93.
9
乔兆军.
闲说风度[J]
.党员干部之友,2015,0(11):61-61.
10
佟家江.
契丹首次改辽年代考[J]
.民族研究,1983(4):58-60.
被引量:5
殷都学刊
198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