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列宁的时代观与当今世界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记初,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对时代的回答就成为揭示世界发展规律和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根本问题。正确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制订国家的内外政策,也必须以正确认识时代为前提。时代的理论是列宁首创的。他最早对时代给予了科学论述,其代表作是:《打着别人的旗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
作者
良月
出处
《国际政治研究》
1990年第3期1-11,共11页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帝国主义
当今世界
新时代
列宁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制度
被压迫民族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1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0
1
潘宁,周毅.
列宁时代观的理论意蕴及当代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31-35.
被引量:1
2
李景治.
略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渊源[J]
.江西社会科学,1988,8(2):92-98.
被引量:2
3
卫林,许志新.
关于我们的时代——《当代世界政治概论》第一章纲要[J]
.现代国际关系,1988(2):8-12.
被引量:1
4
邓淑华.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贡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7(2):26-30.
被引量:2
5
武军.
列宁主义时代理论浅探——兼论对当今时代的认识及表述[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0,12(1):80-86.
被引量:1
6
武军.
试论列宁的时代学说[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0(7):31-34.
被引量:2
7
宋涛.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未过时[J]
.高校社会科学,1990(5):1-8.
被引量:2
8
芬四.
对列宁时代观的讨论[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1,14(2):22-25.
被引量:1
9
王音.
论邓小平时代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47-250.
被引量:1
10
李援朝.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观[J]
.理论前沿,2002(8):17-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刘从德,刘佳威,顾训宝.
帝国主义论和时代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6):68-72.
被引量:5
2
张万杰,高雨铮.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2024(9):81-8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从德,郭彩星.
探析列宁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及其价值[J]
.决策与信息,2016(13):32-40.
2
程广丽.
回顾与前瞻: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三十年[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7):37-42.
3
刘旺旺,杨绍琼.
跟踪新成果 把握新动态——2015年学术界关于列宁和斯大林思想的研究综述[J]
.决策与信息,2016(28):60-69.
4
刘飞涛,王瑞彬.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2(2):4-17.
5
张万杰,高雨铮.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2024(9):81-89.
1
钟健华.
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执政兴国上来[J]
.党建研究,2005(12):32-33.
2
陶海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三进”工作的思考[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71-73.
3
秦利.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J]
.北京党史,2007(6):40-41.
4
王珏珏.
抓好企业党组织的三支队伍[J]
.党政论坛,2002(8):41-42.
5
梅荣政.
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外交战略的科学论述——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9):38-41.
6
曾剑.
重读刘少奇、邓小平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5-8.
7
史亚博,杨耀东.
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发展[J]
.福建党史月刊,2014(22):25-28.
8
刘国春.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1,3(5):39-40.
9
刘先义.
浅谈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J]
.楚天主人,2008(5):28-28.
10
书功.
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J]
.理论学刊,1985(1):49-53.
国际政治研究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