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庆话非名词词类的重叠形式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
作者
喻遂生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重庆话
普通话
状态形容词
名词重叠
重叠形式
重叠式
量词
词类
构词法
动词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9
1
曾小明.
例析五华话的量词重叠[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1):59-61.
被引量:3
2
罗荣华.
赣语上高话的主观量表达[J]
.汉语学报,2011(2):43-50.
被引量:5
3
李宇明.
数量词语与主观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6):90-97.
被引量:62
4
郭继懋.
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J]
.汉语学习,1999(4):7-10.
被引量:63
5
范继淹.
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J]
.方言,1979,1(2):88-92.
被引量:12
6
徐悉艰.
景颇语的量词[J]
.民族语文,1987(5):27-35.
被引量:10
7
黄雪贞.
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4):262-272.
被引量:141
8
刘丹青.
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J]
.语言研究,1988,8(1):167-175.
被引量:46
9
崔荣昌.
四川方言研究述评[J]
.中国语文,1994(6):419-429.
被引量:11
10
陈小荷.
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
.世界汉语教学,1994,8(4):18-24.
被引量:238
引证文献
3
1
文洋.
近20年重庆方言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162-164.
被引量:3
2
张真,师会敏,柳冰蕊.
“重庆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1979-2019年相关文献的分析[J]
.汉字文化,2020(S01):23-25.
被引量:2
3
蔡黎雯,林华勇.
岳池方言量词重叠的形式和意义兼谈组合性量词重叠式的类型[J]
.语言学论丛,2022(1):266-28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崔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的自然科学与文学成就[J]
.汉字文化,2020(20):56-57.
被引量:3
2
秦一阁.
网络背景下热词“打工人”传播的动因[J]
.艺术科技,2021,34(8):251-252.
被引量:4
3
张瀚文,乔立智.
重庆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述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1,37(4):93-98.
4
曹丹姝.
重庆开州方言亲属称谓及其特点研究[J]
.艺术科技,2022,35(9):175-177.
5
鄢宇.
试析重庆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4,41(1):103-105.
1
姚建宏.
重叠式成语的类型及表达作用[J]
.语文知识,2005(11):22-22.
被引量:1
2
召唤,林清峰.
那一声吆喝[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6,0(12):8-8.
3
向学春.
重庆话中的“家”[J]
.课外语文(下),2015,0(8):224-225.
4
令怡.
月圆之夜的天空是“碧蓝碧蓝”的吗[J]
.小学语文教师,2007(7):236-237.
5
王君.
天生我材会写作[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0(6):6-11.
6
刘红曦.
重庆方言名词的叠音现象[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B09):215-216.
被引量:7
7
魏勇.
我的“右派“班主任[J]
.教师之友,2004(8):68-69.
8
朱强.
叠字的妙用[J]
.语文知识,1997(2):15-17.
9
王宝贵.
辽西话生动词语举要[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2(4):68-74.
10
林正军.
谁主谁从——用when英译含有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探究[J]
.淮阴师专学报,1993,15(2):85-8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