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金剑华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中立"──援华──结盟──扶蒋反共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是什么原因驱使美国政府不断地调整对华政策?研究这一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此间的中美关系,也对今天正确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不...
作者
金剑华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政法系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2-98,共7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抗战时期
蒋介石集团
美国政府
日本
太平洋
先欧后亚
罗斯
共产党
国民党
分类号
D829.7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1
兰建英.
浅析1945-1949年美国的对华政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145-147.
被引量:2
2
王永君.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及其形成过程[J]
.中共党史研究,2001(4):88-92.
被引量:2
3
邓野.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J]
.历史研究,2000(1):3-20.
被引量:16
4
王海燕.
试论战后苏联对华政策演变[J]
.军事历史研究,2000,14(2):149-156.
被引量:2
5
赵荣强.
试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J]
.菏泽学院学报,2001,25(3):46-49.
被引量:1
6
杨奎松.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J]
.历史研究,1999(5):5-22.
被引量:10
7
沈志华.
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J]
.历史研究,1998(5):136-149.
被引量:18
8
时殷弘.
美国与现代中国——《中美关系史(1911—1950)》评析[J]
.历史研究,1995(2):52-68.
被引量:6
9
陶文钊.
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J]
.历史研究,1995(6):110-119.
被引量:8
10
沈志华.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目标和结果[J]
.历史研究,1994(5):88-103.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陈世阳.
罗斯福时代(1932~1945)美国对华政策研究综述[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52-56.
2
钟奕诚.
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国共三年内战起源问题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3(4):100-111.
1
王纯银.
21世纪初的亚太多极格局[J]
.党政论坛,1997(3):25-25.
2
伊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
.理论探讨,1996(3):92-96.
3
谢西川.
论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4):79-80.
4
宋广伟,陈海岭.
苏联在战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J]
.上海党史研究,2000(4):39-42.
5
喜富裕.
历史上的英日同盟——英国“先欧后亚”外交战略的转变[J]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6):29-32.
6
陶文钊.
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决策[J]
.党的文献,1990(5):80-86.
被引量:2
7
邱欢颖.
从美国对华政策看“史迪威事件”影响[J]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5):91-94.
8
赵莉莉.
美国必须以史为鉴[J]
.世界知识,2005(9):5-5.
9
蔡黛云.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矛盾的根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2):48-50.
10
耿志.
二战中美国为何采取“先欧后亚”战略——兼论“先欧后亚”战略对中国战场的影响[J]
.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4):96-103.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