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家庭的演变与青年社会化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家庭的演变与青年社会化邵涡阳通过对传统的回顾,我们看到家庭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变成广大社会的工具或媒介,如果家庭的社会职能发挥得好,表现在青年社会化的问题上就是青年预期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则社会控制的代价就小,社会就易于达到预期的...
作者
邵涡阳
机构地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39,共2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中国家庭
青年社会化
家庭教育
家庭关系
独生子女
家庭结构
全国人口普查
青年一代
传统和现代化
矛盾冲突
分类号
D6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9
1
张胜康.
社会交往与青年社会化的作用机制[J]
.当代青年研究,1999(3):32-34.
被引量:3
2
林伟雄.
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4-48.
被引量:13
3
刘成明.
社会转型对早期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
.青海社会科学,1999(2):116-120.
被引量:7
4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5
王卫.
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J]
.青年研究,1999(12):10-14.
被引量:71
6
风笑天,孙龙.
虚拟社会化与青年的角色认同危机——对21世纪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挑战[J]
.青年研究,1999(12):15-19.
被引量:59
7
唐蓓.
浅析大众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J]
.青年研究,1999(5):33-37.
被引量:5
8
叶盛.
论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J]
.当代青年研究,1998(1):37-39.
被引量:1
9
苏颂兴.
青年社会化与社团的现代性功能[J]
.社会科学,1998(5):53-56.
被引量:3
10
李建民.
文盲:青年社会化的障碍[J]
.中国青年研究,1991(3):39-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刘能.
人口学分布、社会福利水平分析:中国15—24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概况[J]
.青年研究,2005(4):13-23.
2
马德峰,胡杰容.
我国青年社会化研究评析[J]
.青年研究,2000(7):23-31.
被引量:29
3
刘骥,杨雅迪.
生态环保教育的逆向社会化机制——基于港澳地区中学生的考察[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1):61-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刘雨航,罗阳.
面对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学校治理的情感转向[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215-231.
被引量:1
2
张静.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相关对策[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52-56.
被引量:1
3
张玮.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虚拟社会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0):24-25.
被引量:4
4
罗清萍.
促进网络与未成年人协调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136-137.
5
王敏,廖济忠,池慧灵.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调查与分析[J]
.引进与咨询,2005(6):63-64.
被引量:4
6
冯瑛,李庆峰.
闲暇本不应无聊——试析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意义[J]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57-62.
被引量:3
7
阳柳青,韩振华.
论动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
.青年探索,2006(1):9-12.
被引量:11
8
徐睿.
网络对青少年角色社会化的影响——透析网络文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相关“跟贴”[J]
.青年研究,2006(6):44-48.
被引量:8
9
曾汉君,马文峰.
文艺时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84-86.
被引量:1
10
江进林,舒白梅.
论“PK”的流行原因及其词义转化[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0):32-34.
被引量:2
1
当代家庭最缺什么[J]
.沿海经济(江苏),2000(8):70-70.
2
赵津芳.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J]
.中国妇运,2008(1):24-24.
3
仲英.
试析婚约[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1(4):20-24.
被引量:1
4
田小梅.
在相似的文字背后——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亲属相犯”与当代“家庭暴力”法律的比较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5):12-17.
被引量:1
5
曾凤春.
关于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J]
.中国家庭教育,2004(4):11-13.
6
沈萍.
家庭美德建设的障碍——当代家庭“第一夫人”的无奈和痛苦[J]
.婚姻家庭研究,2002(1):24-25.
7
刘振英.
日本当代家庭的变化趋势[J]
.百科知识,1996,0(3):49-50.
8
余富兆,谢群芳.
越南当代家庭及妇女地位的变迁[J]
.东南亚研究,2008(3):78-82.
被引量:4
9
徐飞.
国外青年社会化的演变:进程与认识(续)[J]
.青年研究,1991(3):35-39.
被引量:1
10
陈爱华.
当代家庭伦理价值取向的变革及伦理价值[J]
.人文杂志,1997(4):13-14.
中国青年研究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