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02-106,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25
-
1陈彩云.元朝疆域观演变与多民族国家的空间认知[J].民族研究,2021(1):120-132. 被引量:7
-
2王明德.略论汉初关中定都及其影响[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7-43. 被引量:1
-
3樊志民,朱宏斌.秦军事地理变迁与秦农业地域拓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90-94. 被引量:2
-
4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中国农史,2010,29(3):55-64. 被引量:3
-
5朱宏斌,樊志民.秦农业地域拓展与农业生产结构之演替[J].古今农业,2000(1):15-19.
-
6朱学文.秦漆器手工业研究[J].文博,2012(1):19-24. 被引量:2
-
7朱学文.有关秦漆器铭文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2(3):54-58. 被引量:5
-
8朱宏斌.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93-95.
-
9俞炜华,董新兴,柳春.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与中国古代的统一分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19. 被引量:4
-
10崔向东.秦始皇“尊奖并兼之人”辨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88-91.
同被引文献27
-
1晋文.秦始皇未曾破坏母系制遗存——与张岩先生“破坏”说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35-142. 被引量:3
-
2李干芬.略论历代封建王朝的“以夷制夷”政策[J].广西社会科学,1992(4):51-56. 被引量:3
-
3晋文.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111-117. 被引量:4
-
4陈直.汉代的马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1(3):79-80. 被引量:11
-
5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马政及相关问题[J].史林,2004(6):69-77. 被引量:16
-
6龚留柱.论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之“禁马出关”——兼与陈伟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2004(11):20-25. 被引量:4
-
7上官绪智.两汉政权“以夷制夷”策略运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6):1-6. 被引量:1
-
8熊贵平.以夷制夷方略及其在汉代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6):77-81. 被引量:3
-
9许殿才.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120-123. 被引量:6
-
10晋文.汉代的古今观及其理论的构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38(6):69-75. 被引量:4
-
1程艳艳,侯虎虎.浅谈明代南方仕宦对陕北地区的贡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0):44-45.
-
2齐心.清代柳条边与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J].兰台世界(上旬),2012(4):40-41. 被引量:3
-
3黄勇.浅谈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3):1-1.
-
4刘付春.浅析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工商政策[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4):10-12. 被引量:1
-
5吴祥华,黄金平.艳阳初照浦江时──解放初期潘汉年在上海片断[J].上海党史与党建,1996(1):26-30.
-
6马晓梅.论晚清工商政策及其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4):86-89.
-
7吴小平.两汉时期的工商政策对铜器的影响评价[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4):27-32. 被引量:3
-
8韦占彬.明初西北边政述略[J].石家庄学院学报,1999,4(1):66-70. 被引量:2
-
9李金玉.聚民思想对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89-92. 被引量:2
-
10吴昭贤.论秦汉时期“抑商”政策的嬗变[J].学理论,2016(9):179-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