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76-80,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49
-
1王卓君.政治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及其启迪──兼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起始[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0-68. 被引量:1
-
2华农心,韩旭.重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J].政治学研究,1999(2):1-8. 被引量:9
-
3柏维春,李靖.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2-15. 被引量:2
-
4洋龙.反对腐败的政治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9(2):75-80. 被引量:10
-
5薄贵利.中国行政学:问题、挑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1998(12):6-9. 被引量:40
-
6夏书章.世纪之交行政科学的发展——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行政管理,1998(8):8-8. 被引量:3
-
7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8(1):29-42. 被引量:79
-
8王松,孙力.论中国新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8(4):16-24. 被引量:6
-
9洋龙,韩旭.知识政治: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应当研究的一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1998(4):60-63. 被引量:6
-
10桑玉成,袁峰.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8(3):2-11.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28
-
1张振华.论中国特色体育的思想基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06-307. 被引量:19
-
2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J].学术月刊,2007,39(11):5-11. 被引量:28
-
3杨海蛟.中国政治学30年[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2):48-65. 被引量:7
-
4杨海蛟,亓光.中国政治学30年[J].山东社会科学,2008(7):19-31. 被引量:11
-
5冯志峰.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一项对86本有关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研究报告[J].政治学研究,2008(4):80-89. 被引量:14
-
6孙爽.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学发展30年[J].中州学刊,2009(1):7-10. 被引量:1
-
7魏姝.中国政治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74-79. 被引量:6
-
8易承志.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83. 被引量:2
-
9赵一帆,王艳梅.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图书馆功能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9):199-202. 被引量:1
-
10高秉雄.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学新兴学科30年[J].东南学术,2011(1):27-35. 被引量:4
-
1曹俊.羞耻感的跨文化研究综述[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4):1-2.
-
2张锴,矣宁,吴越佳.论跨文化比较法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6):9-10.
-
3赵军.如何认识政治文化及其研究的社会意义[J].政治学研究,1987(3):14-18. 被引量:9
-
4李瑞君,代晓光.关于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研究的综述[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0(4):41-46.
-
5韩海涛.国内学者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综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45-49. 被引量:9
-
6高小岩.中美民族观的跨文化比较与和谐理念的确立[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3):24-27.
-
7吴丹,陈文晋.政治文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57-61. 被引量:1
-
8郭定平.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J].湖北社会科学,2012(7):17-23. 被引量:3
-
9王知理.界定政治文化概念的新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7(11):721-722.
-
10王卓君.政治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及其启迪──兼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起始[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0-6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