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古代屈肢葬俗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屈肢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解放三十多年来,在调查发掘报告中,描述某一遗址这种葬式特点的比较多,追论它的渊源比较少;如果联系到某一特定地区和族别的话,则又忽视其普遍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为什么要实行这种葬俗的问题还没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作出研究。本文旨在论述我国古代屈肢葬俗的分布和特点,追溯它之所以存在的渊源,希望从一个侧面的研究,有助于明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
作者
容观夐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0-49,共10页
关键词
屈肢葬
我国古代
葬俗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墓葬
战国晚期
渊源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中原地区
尸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夏之乾.
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看葬具的产生和演进[J]
.民族研究,1982(2):47-58.
被引量:4
2
陈戈.
帕米尔高原古墓[J]
.考古学报,1981(2):199-216.
被引量:41
3
王光永.
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J]
.考古,1979(5):408-411.
被引量:11
4
韩集寿.
甘肃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的墓葬[J]
.考古,1976(3):180-186.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高天麟,张岱海.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0(1):18-31.
被引量:85
2
梁文骏.
四川郫县发现战国船棺葬[J]
.考古,1980(6):560-561.
被引量:9
3
杜在忠.
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0(3):329-385.
被引量:59
4
王克荣,蒋廷瑜.
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J]
.文物,1978(9):43-51.
被引量:61
5
陈戈.
帕米尔高原古墓[J]
.考古学报,1981(2):199-216.
被引量:41
6
The Inner Mongolia Archaelogical Team,Institute of Archaeology,Academia Sinica.
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4(1):111-144.
被引量:70
7
格桑本.
青海民和核桃庄马家窑类型第一号墓葬[J]
.文物,1979(9):29-32.
被引量:33
8
刘随盛,杨国忠,梁星彭.
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79(2):97-106.
被引量:23
9
程应林,刘诗中.
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0(11):1-25.
被引量:47
10
林钊,吴裕孙,林忠干,梅华全.
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0(6):12-20.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81
1
宫本一夫,王亭亭,王蔚(译).
川西高原石棺墓的构造和变迁(节译)[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5):75-81.
2
丛德新.
新疆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2):73-92.
3
彭小军,范晓佩.
史前独木棺的产生和发展[J]
.南方文物,2019(6):76-80.
被引量:1
4
郭敏.
论先秦时期颈饰习俗的演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134-139.
被引量:2
5
霍巍.
论卡若遗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J]
.中国藏学,1993(3):93-106.
被引量:13
6
张忠培.
中国父系氏族制发展阶段的考古学考察——对含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墓地的若干分析(续)[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2):31-42.
被引量:3
7
谢端琚.
略论齐家文化墓葬[J]
.考古,1986(2):147-161.
被引量:15
8
叶小燕.
秦墓初探[J]
.考古,1982(1):65-73.
被引量:32
9
夏之乾.
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看葬具的产生和演进[J]
.民族研究,1982(2):47-58.
被引量:4
10
段渝.
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0-11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3
1
张寿祺.
论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兼及对西方哲学“整体论”的分析和批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1):138-148.
被引量:5
2
农史通信[J]
.农业考古,1986(1):13-13.
被引量:1
3
贾兰坡,甄朔南.
原始墓葬[J]
.史学月刊,1985(1):15-19.
被引量:7
4
容观.
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论“民族考古学”》一文读后[J]
.社会科学战线,1985(4):299-303.
被引量:4
5
陈宗祥.
川西少数民族丧葬制度试探[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7(1):80-87.
被引量:3
6
张锴生.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J]
.中原文物,1999(1):41-46.
被引量:16
7
张寿祺.
中国古代取火方法考证——并与阎崇年同志商榷[J]
.社会科学战线,1981(1):98-101.
被引量:3
8
宋兆麟.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J]
.考古,1964(4):200-204.
被引量:46
9
容观夐.
试谈长沙马王堆一号、二号汉墓的族属问题[J]
.民族研究,1979(1):50-55.
被引量:9
10
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6(6):1-10.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7
1
陈淑君.
为民族建构一种认同的归宿──论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丧葬[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118-122.
2
黄建秋.
试论民族考古学研究方法[J]
.东南文化,1988(5):174-177.
被引量:5
3
王煜.
西藏史前墓葬葬式及其文化意涵初探[J]
.中国藏学,2015,0(3):307-316.
4
周海锋.
新出秦简礼俗考[J]
.中国文化研究,2016(2):101-108.
5
周大鸣.
容观夐先生与中国民族考古学[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116-119.
6
周靖凯.
灵魂不灭:排瑶人灵观的死亡人类学解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84-90.
7
岳小国.
藏族二次葬研究——以西藏贡觉县三岩区的田野调查为例[J]
.藏学学刊,2010(1):162-1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郑建明.
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考古学革命[J]
.考古与文物,2001(4):80-84.
2
叶远飘.
经济文化类型视野下的藏区土葬习俗解读——以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的土葬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3(1):25-29.
被引量:1
3
肖波,徐昕.
试论铜鼓的萨满教属性[J]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15(4):126-135.
被引量:2
4
陈虹利,韦丹芳.
中国民族考古学研究回顾与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2):25-34.
被引量:6
5
张俭.
我国民族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述评[J]
.华夏考古,2019(6):116-125.
被引量:2
6
石岩,陈豆豆.
试论民族考古学研究方法及内容的定位[J]
.北方文物,2020(6):89-93.
7
拥巴.
近十年(2010-2019)昌都研究综述[J]
.中国藏学,2020(4):86-91.
8
张锦华.
关于民族考古学的思考[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0):170-173.
9
完德加,仁萨卓玛.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培米丧葬“囊卡”灵器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4):32-48.
10
完德加.
“喇”魂的形色表述:木里藏族苯教丧葬“囊卡”灵器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1):65-73.
1
覃彩銮.
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7(3):35-42.
被引量:3
2
邵鸿.
略论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2):53-57.
被引量:3
3
石甜.
流动的边界: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格蒙寺为视角中心[J]
.藏学学刊,2009(1):235-247.
4
上官剑璧.
瞻对土司布鲁兵变杂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1):27-35.
被引量:2
5
北京市第二商业局文化补习班<性恶>注释小组.
战国晚期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斗争——读荀况的《性恶》篇[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2(3):56-58.
6
梁庭望.
水稻栽培——壮族祖先智慧的结晶[J]
.广西民族研究,1992(1):65-71.
被引量:14
7
戴容华.
我院干训部恢复司法班[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3(3):94-94.
8
中英.
重走长征路 感受民族情[J]
.上海采风,2007(9):44-45.
9
陈国强.
略论大汶口墓葬的社会性质——与唐兰同志商榷[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8(1):66-73.
被引量:6
10
曾骐.
石峡文化的陶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2(2):31-39.
被引量:2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