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评价左宗棠的历史功过时,有的同志因强调左氏后期的功绩,而忽略了他前期镇压进步,屠杀人民的罪恶,作出了“左宗棠功大于过”的结论。对此,我不揣浅陋,谈些不同的看法。几十年来,为什么对左宗棠这样一位在中国近代社会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不出正确的评价呢?关键在于“左”的思想影响。那种“从斗争需要出发”的政治模式框替学术研究的做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们不能按照历史人物本来面目去作出历史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而往往是把这种评价简单地机械地纳入当时政策宣传需要的轨道。因为左宗棠前期极力为清皇朝效命,镇压过太平天国、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是“中兴名臣”之一,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只能被肯定为“刽子手”和“卖国贼”。至于他后期收复新疆、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功绩,当然要被抹煞、被全盘否定。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完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年第5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