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的本质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提出了法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社会性的命题。但是,究竟怎样理解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目前,争论仍然十分热烈。笔者也发管窥之见,以求教于大家。一、法的社会性阶级性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事物的属性首先是在和它事物的区别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讲到法的社会性时,只是相对于法的阶级性而言的,而我们讲到法的阶级性,则是相对法的社会性而言的。从认识论的观点看,社会性和阶级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作者
熊继宁
出处
《法学》
1986年第2期8-11,共4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阶级性
社会性
社会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本质属性
统治阶级
统一体
不可分割
阶级社会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3
1
童之伟.
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法的本质研究之三[J]
.法学,1998(12):8-9.
被引量:9
2
童之伟.
用什么方法确定法的本质——法的本质研究之二[J]
.法学,1998(11):6-8.
被引量:8
3
童之伟.
法的本质是一种实在还是一种虚无——法的本质研究之一[J]
.法学,1998(10):15-16.
被引量:15
4
法律的本质:一个虚构的神话[J]
.法学,1998(1):6-7.
被引量:22
5
吴世宦.
论法学现代化与法的本质概念的科学表述[J]
.政法论坛,1985,3(3):18-23.
被引量:3
6
孙国华.
也谈法学的现代化与法的概念的科学表述——与吴世宦同志商榷[J]
.政法论坛,1985,3(6):62-69.
被引量:4
7
任中杰,王启富.
试论法的阶级性和法的社会性的统一[J]
.政法论坛,1984,2(1):28-33.
被引量:4
8
关星,策向.
关于法的本质问题对话录[J]
.当代法学,1998,12(1):11-16.
被引量:2
9
黎培镠,蒋恩慈.
无罪推定原则的积极意义[J]
.社会科学,1980(3):100-102.
被引量:2
10
程辑雍.
社会主义法制的平等原则不能割裂——对李光灿同志《论法律面前平等》一文的质疑[J]
.社会科学,1980(5):80-8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苗延波.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法学重大论争之回顾及启示(一)[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78-83.
被引量:2
2
季金华.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法律本质理论的回顾[J]
.北方法学,2009,3(1):131-140.
被引量:6
3
夏勇.
当前法理学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江海学刊,1989(5):76-7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有成.
新中国法律作用研究:变化与成长[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8-15.
2
傅梅蓉.
公众法律思维的培养[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3):68-71.
被引量:2
3
石伟.
论中国法理学的实践转向——三十余年法理学学术史考察[J]
.现代法学,2012,34(4):172-186.
被引量:15
4
薛燕利.
试论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的规定性[J]
.特区经济,2016(1):119-121.
5
朱解放.
改革法是确保改革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J]
.未来与发展,2021,45(1):12-19.
6
朱解放.
改革法是改革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J]
.中国集体经济,2022(14):58-60.
7
姚建宗.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法学——理论进步、形象塑造与发展动因(一)[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30-41.
被引量:6
1
孙国华,朱景文.
试论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J]
.法学研究,1982,4(4):24-27.
被引量:6
2
于浩成.
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J]
.法学杂志,1984,5(1):17-18.
被引量:4
3
李秉勇.
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J]
.法律适用,2008(6):94-95.
4
李步云.
法的内容与形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3):3-11.
被引量:11
5
李国芳.
试论法与人性之关系[J]
.科教文汇,2006,0(2):144-145.
6
顾玉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国家阶级性与社会性[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1-126.
7
薛伊.
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辨证统一[J]
.管理观察,2010(5):30-31.
8
元凤.
关于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问题讨论简介[J]
.法学研究,1985,7(4):39-39.
9
尤俊意.
关于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问题[J]
.政治与法律,1984(4):37-41.
被引量:2
10
郑林.
法律文化研究述评[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20(5):117-122.
被引量:1
法学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