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哲学的性质、特点与功能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关于哲学的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讨论,意味着当前大家所关心的关于哲学改革问题研究的深化。回顾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哲学改革问题的研究和反思,在认识上大体经过了几个主要的深化阶段。起初,主要是直接地从现有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以及内容和体系上寻找同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之间的不相适应或“时代差”。人们深感哲学落后于时代的现状,发出了哲学在内容上更新和体系上改革的紧迫呼吁。
作者
夏甄陶
欧阳康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7年第8期4-13,共10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表现形式
时代精神
相适应
社会科学
主体
基本问题
论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外部世界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8
1
艾瑛.
论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J]
.哲学研究,1986(12):21-26.
被引量:7
2
毕小辉.
微电脑技术并不能导致新的产业革命[J]
.哲学研究,1986(12):27-31.
被引量:1
3
钱时惕.
论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兼与赖金良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6(12):32-37.
被引量:1
4
赖金良.
关于科学的社会功能[J]
.哲学研究,1986(5):69-70.
被引量:1
5
谢作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J]
.社会科学,1987(5):2-6.
被引量:3
6
杨乐安.
论哲学和科学在其发展中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兼评《哲学要为科学辩护》[J]
.社会科学,1987(5):49-52.
被引量:1
7
景天魁.
论哲学思维[J]
.哲学研究,1987(4):3-9.
被引量:2
8
章绍武.
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J]
.哲学研究,1987(4):20-27.
被引量:3
9
钱学森.
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
.哲学研究,1987(2):3-5.
被引量:26
10
朱德生.
关于有限思维和无限思维的方法——哲学与科学关系思考提纲[J]
.哲学研究,1987(8):14-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李唤.
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诸问题的讨论[J]
.哲学动态,1988(6):27-31.
2
陈丽.
价值论在哲学原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8-10.
3
陈清水.
哲学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方位[J]
.学园,2015,0(28):6-7.
4
王晓升.
世界、身体和主体——关于主体性的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2):176-198.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孙洪宇,陈德光.
试论人机交流中ChatGPT的“类人性”——基于关系传播的视角[J]
.新闻知识,2023(11):14-18.
被引量:1
2
黎学军,黄英.
身体隐退:人工智能认识论制约问题的实质[J]
.贵州社会科学,2023(7):28-34.
被引量:1
3
张会平,曹景伟.
算法行政对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正向规制、负向限缩与动态平衡[J]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3):111-123.
被引量:1
4
方芳,孙彩平.
“双减”政策的身体视角解读:重拾对儿童身体的教育关怀[J]
.中国电化教育,2022(7):73-79.
被引量:10
5
吕忠梅.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之核心命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4):4-15.
被引量:24
6
伍麟,赵颖.
流量时代的身体意象与消费体验[J]
.浙江社会科学,2022(8):66-77.
被引量:10
7
刘同舫.
论“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对“人的解放”主题的开解[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74(4):44-50.
被引量:15
8
王晓升.
生存的困境与幸福的期待——从精神和肉体关系的视角看[J]
.江汉论坛,2022(9):65-72.
被引量:1
9
易显飞,万礼洋.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主体”及其人文透视[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38(9):47-54.
被引量:5
10
周艳霞.
主体间性视域下艺术教育“传播者意识”的构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9):122-128.
被引量:3
1
任德新.
论个体道德情感[J]
.学海,2001(5):171-174.
被引量:4
2
读者·作者·编者[J]
.哲学动态,1985(1):17-17.
3
彭维民.
哲学的特点与功能讨论会纪略[J]
.哲学动态,1987(9):27-28.
4
曹荣清.
竞争的心理特点与功能[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1(1):65-68.
被引量:4
5
熊至立.
空间形而上学何以可能[J]
.宁夏社会科学,2013(5):121-126.
6
张桂权.
论哲学的解释循环[J]
.哲学研究,1988(4):3-11.
被引量:2
7
张核胜.
从论证到隐喻——论哲学功能的历史命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46.
8
史美珩.
传统“乐论”的以乐致和思想[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67-71.
被引量:1
9
刘延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性[J]
.科学中国人,2016(8Z).
10
闻继宁.
安庆会议讨论哲学改革问题[J]
.哲学动态,1987(9):25-27.
哲学研究
198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