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年价值取向演变的意义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人生目的、对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进行评价与决定取舍时的观点。研究青年的价值观是要了解青年在选择什么,追求什么。青年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向未来开放,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可以观察与了解整个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动向,甚至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由于青年是社会变革中最活跃的力量,他们的动向又不能不与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发生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这个课题在国际上也很受重视。
作者
谢昌逵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学研究》
1987年第6期2-9,共8页
Sociological Studies
关键词
价值取向
社会变革
青年价值观
本质特征
实践活动
主要趋势
密切关系
政治
马克思主义
文化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8
1
杨雄.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J]
.青年研究,1999(12):1-8.
被引量:22
2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88
3
樊新民.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J]
.青年研究,1997(4):1-5.
被引量:15
4
吴鲁平.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发展的协调性与非均衡性之实证研究[J]
.青年研究,1997(9):8-11.
被引量:1
5
常京凤.
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学业和家庭的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1996(1):34-37.
被引量:7
6
周怡.
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被引量:87
7
岑有文,刘善仕.
跨文化的冲突——三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困惑[J]
.青年探索,1997(5):7-12.
被引量:2
8
周晓虹.
从颠覆、成长走向共生与契洽——文化反哺的代际影响与社会意义[J]
.河北学刊,2015,35(3):104-110.
被引量:36
9
黄凯锋.
在互动中整合与发展——新世纪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青年价值观的演进态势[J]
.当代青年研究,2001(5):1-4.
被引量:8
10
包蕾萍.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社会学研究,2005(4):120-133.
被引量:224
引证文献
2
1
李春玲.
代际社会学:理解中国新生代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独特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1):36-42.
被引量:47
2
刘琼.
当代中国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变革与引导[J]
.中国青年研究,2004(5):38-5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余正台,刘浩.
“Z世代”研究的概貌、热点与主题: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梳理[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13-124.
被引量:7
2
黄文艳.
从核心价值观入手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平台[J]
.科技资讯,2007,5(15):177-178.
3
张海,胡银华.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与教育对策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37-38.
被引量:6
4
赵勤.
论当代中国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468-471.
5
温国政.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8-19.
被引量:9
6
贺利中,连福鑫.
流动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9(11):70-74.
7
于俊如,董翔.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现实背景、基本内容与培育机制[J]
.中国青年研究,2010(4):16-20.
被引量:10
8
王帆.
初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5):102-103.
被引量:1
9
乔丹,李晓兰.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问题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73-75.
被引量:2
10
徐九仙.
论文化安全视野下青年核心价值观[J]
.当代青年研究,2011(1):21-27.
被引量:4
1
魏章玲.
新人类正在出现吗?——当代国外青年研究述评[J]
.青年研究,1989(1):40-44.
2
徐俊华.
蒋介石的识人术[J]
.共产党员,2009(9):52-52.
3
符文忠.
简析青年价值取向的一般特点及大学生的特殊性[J]
.社会科学家,1998,13(S1):125-127.
4
高寒.
生与死的抉择——自杀现象漫谈[J]
.健康大视野,1994,0(10):36-37.
5
谢昌逵.
研究青年能预测未来[J]
.当代青年研究,1993(Z1):10-12.
6
谢昌逵.
研究青年能预测未来吗?[J]
.青年研究,1993(10):11-13.
7
刘建杰.
论人生目的[J]
.品牌,2014(11):249-250.
8
刘绍明.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观[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1):82-84.
9
王志雄.
广州近郊农村青年的价值取向[J]
.青年探索,1989(4):17-20.
10
李春玲.
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演变的评价及其引导研讨会纪要[J]
.青年研究,1991(2):39-40.
社会学研究
198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