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确定依据探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建设高度民主,不仅要有关于发展民主的一般原则性规定,而且还必须有具体落实发展民主的一般原则性规定的周密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民主的细节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确定依据作初步探讨。
作者
阚珂
出处
《政治学研究》
1987年第5期32-37,共6页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众议员
人大代表
国民议会
确定依据
客观依据
民主
行政区域
参议院
比例原则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1
郝铁川.
论我国人大代表的两个问题[J]
.法律科学,2004,22(5):12-14.
被引量:8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被引量:1
3
王兆国:《关于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0年3月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被引量:1
4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被引量:1
5
1953年《选举法》.
被引量:1
6
《选举法》第26条第2款.
被引量:1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983年.
被引量:1
8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关于正在服刑的罪犯和被羁押的人的选举权问题的联合通知》,1984年3月24日.
被引量:1
9
《关于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议》.
被引量:1
10
邓小平:《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1953年2月1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胡健.
我国选举权平等的实现路径及其完善建议——以选举法和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为主线[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15(6):1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齐延平,高鲁嘉.
中国人权法学研究的非均衡性与游离性——以2012年研究成果为分析基础[J]
.学习与探索,2014(4):67-74.
2
郑广永,姜昕.
从代表选举看人大公信力的提升[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1):59-66.
1
阳金爱.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确定依据和立法建议[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3):22-22.
2
张勇虹,仲幸生.
试论我国法律监督的范围[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4.
被引量:1
3
孟庆华.
罚金刑的数额确定若干适用问题探讨[J]
.中国检察官,2009(3):28-30.
4
胡惠英,李克荣.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依据[J]
.河北法学,2001,19(6):157-158.
被引量:5
5
蔡若融.
论传统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Z):166-166.
6
胡向阳,姚慧芳,彭魏.
论侦查范围的确定依据[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1(2):21-23.
7
刘妤.
秘密还是公开——代议机关的表决方式研究[J]
.长江论坛,2016(4):71-77.
8
汪超.
浅论我国少年罪的确定依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5):255-256.
9
李群星.
经济法基本原则新探[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2):48-52.
被引量:1
10
刘本燕.
试论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范围[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6):80-84.
被引量:4
政治学研究
198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