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反思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思文学”因其重大成就而将载入文学史册。新时期文学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着的。对于发展中的一个过去了的文学思潮进行挑剔,也许是不必要的,因为用今天的成就去指责昨天的不足,就象指责一个成年人少年时代的弱小和幼稚。但是,仅仅赞美,容易使人沉醉于它的成长而看不到它的实际高度和应有高度的差距。文学史的任务是忠实地描述文学在各个阶段发展的真实状况。
作者
李新宇
出处
《齐鲁学刊》
1988年第6期37-42,共6页
Qilu Journal
关键词
反思文学
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
极左思潮
文学思潮
作家
五十年代
作品
知识分子形象
新时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1
刘志建.
历史的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J]
.探索,1985(2):45-49.
被引量:1
2
李建军.
是高峰,还是低谷——评长篇小说《秦腔》[J]
.文艺争鸣,2005(4):39-47.
被引量:25
3
郜元宝.
当蝴蝶飞舞时——王蒙创作的几个阶段与方面[J]
.当代作家评论,2007(2):29-56.
被引量:25
4
师力斌,鲁太光,项静,石一枫.
新的反思文学在崛起--文学期刊编辑评说2009年文学创作[J]
.艺术评论,2010(2):31-37.
被引量:1
5
窦薇.
“新反思”的社会意义[J]
.中国图书评论,2011,34(4):83-85.
被引量:1
6
陶东风.
一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身份危机及其疑似化解——重读王蒙的中篇小说《蝴蝶》[J]
.文艺研究,2014(8):14-21.
被引量:9
7
温奉桥.
隐喻的迷思——《蝴蝶》新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4):27-36.
被引量:5
8
洪子诚.
《绿化树》:前辈,强悍然而孱弱[J]
.文艺争鸣,2016(7):7-12.
被引量:7
9
李庆西.
意象与意思——重读黄子平80年代文学评论[J]
.文艺争鸣,2020(3):14-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雪伟.
神圣忧思——关于《古炉》式反思[J]
.文艺争鸣,2012(11):139-141.
2
王侃.
“反思文学”:如何反思?如何可能?——重读《绿化树》《蝴蝶》[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4):30-4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侃.
自我、反讽与赋形--李洱漫议[J]
.当代作家评论,2021(3):40-52.
被引量:1
2
顾奕俊.
知识分子书写的“朦胧形态”与“性”的幻术——从《绿化树》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J]
.小说评论,2022(3):91-98.
3
赵勇.
文脉苍茫——徐兆寿文学简论[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3):18-24.
1
张韧.
从崛起走向繁荣——新时期的中篇小说[J]
.社会科学战线,1984(3):260-271.
被引量:1
2
晓江.
改革呼唤着文学[J]
.社会科学,1983(6):49-53.
3
陈学超.
选题·方法·人格——《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感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5):124-126.
4
重庆剩女纪实录[J]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0(2):86-87.
5
普查三农真实状况[J]
.浙江统计,2007(5).
6
蔡葵.
改革:文学的“大趋势”[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4):4-5.
7
容少晖.
对寻根文学的再认识[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8(3):108-116.
被引量:2
8
宇文华生.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民族意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3(4):51-57.
9
陈剑晖.
反思:从悲怆到寻根的整体性蜕变——《新时期文学思潮综论》之一[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5(3):50-59.
被引量:1
10
吴亮.
从乔光朴到傅连山[J]
.社会科学,1981(4):149-152.
被引量:2
齐鲁学刊
198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