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萧纲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萧纲这位颇有才能的作家的创作和理论批评,都引起了人们重新研究、重新评价的兴趣。本文拟将他的有关言论与齐梁时其他批评家的主张加以比较,并适当联系其创作,以期对他的文学思想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齐梁诸家的文学思想,裴子野颇为守旧,萧纲和其他宫体诗人气味相投,而刘勰、萧统、钟嵘则既不似裴子野那样保守。
作者
王运熙
杨明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4-72,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文学思想
萧纲
宫体诗
裴子野
钟嵘
萧统
吟咏情性
诗赋
文心雕龙
陶渊明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9
1
冷卫国.
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36-41.
被引量:1
2
吴功正.
萧氏三兄弟的文学论[J]
.古典文学知识,2003(4):32-36.
被引量:3
3
沈意.
试论文学集团的政治性——以梁代两大文学集团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1):135-137.
被引量:4
4
熊清元.
谈《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中作品系年的问题[J]
.图书馆杂志,2007,26(3):65-68.
被引量:1
5
曹旭.
论萧绎的文学观[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1):15-21.
被引量:12
6
普慧.
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J]
.社会科学战线,1998(2):106-113.
被引量:10
7
钟仕伦.
萧绎与梁代今古文体之争[J]
.社会科学战线,1998(6):118-123.
被引量:2
8
王晓东.
《虞山招真治碑》考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5):90-93.
被引量:2
9
杨德才.
萧氏父子与梁代文学[J]
.文史哲,1998(6):38-42.
被引量:1
10
詹福瑞.
宫体诗派的形成及发展过程[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3):1-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强中华.
从阅读与创作双重角度重新解读“文章且须放荡”[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36-38.
被引量:2
2
李柏.
三萧诗文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8-12.
3
牟华林.
30年萧纲研究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36-43.
被引量:2
4
夏冬梅.
萧纲诗歌研究综述[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2):36-38.
被引量:1
5
强中华.
萧梁帝王诗歌题材琐屑的多重原因[J]
.北方论丛,2010(6):16-20.
被引量:1
6
张津津.
萧纲与宫体诗[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1(3):66-69.
被引量:1
7
孙尚勇.
文学在两难之间--以萧统《文选序》为中心[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60-66.
8
林宗毛.
文学友于·政治阋墻:论萧绎的“曹植情结”[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4):101-107.
9
梁伟林.
论萧纲的“文章且须放荡”说[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7,0(1):65-7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柏.
三萧诗文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8-12.
2
牟华林.
30年萧纲研究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36-43.
被引量:2
3
张津津.
萧纲与宫体诗[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1(3):66-69.
被引量:1
4
徐坤.
浅析我国封建社会宫体诗中的娈童文化[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10):202-202.
5
吕晓洁.
近年来南朝帝王及其家族文学研究综述[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3):74-78.
6
张羽红.
论萧纲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30):188-189.
7
梁伟林.
论萧纲的“文章且须放荡”说[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7,0(1):65-70.
1
吴功正.
六朝文学的两大论争[J]
.古典文学知识,2003(2):29-35.
2
康達維,劉歡萍.
《文选》英译本前言(选译)[J]
.古典文献研究,2011(1):312-336.
3
李枝葱.
雪韵[J]
.东北史地,2002,0(5):16-17.
4
黄澄华.
浅论裴子野文人集团的成员组成[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4):25-28.
5
孙福轩.
吴均与齐梁诗歌复古思潮略论[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79-82.
6
林大志.
对梁代文学分期问题的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2009(7):96-101.
7
侯爱华.
无心却添红袖香——论萧衍对宫体诗的贡献[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3):17-18.
被引量:1
8
于春媚.
未成曲调亦有情--对宫体诗人趋新文学观的重新认识[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9-191.
9
赵曾银.
论南朝诗论对儒家诗教说的继承和发展——以萧统、刘勰、裴子野的诗学观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3):13-14.
10
秦桂敏.
论文学创作中的摹仿[J]
.学周刊(下旬),2011(5):196-196.
文学评论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