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下)──下篇:实践与本体
被引量:4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42,共7页
Seeking Truth
参考文献1
-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德意志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28.
同被引文献34
-
1刘纲纪.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J].江汉学术,1998,29(1):5-6. 被引量:6
-
2陈炎.“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J].学术月刊,1997,29(6):61-64. 被引量:14
-
3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4):41-47. 被引量:71
-
4王金福,李同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问题——兼与郝贵生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1(4):19-28. 被引量:2
-
5郝贵生.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与朱德生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1(1):30-38. 被引量:4
-
6孟宪忠.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辩证扬弃[J].天津社会科学,1990(5):16-20. 被引量:1
-
7刘纲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问题的重新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1989(3):30-40. 被引量:6
-
8安维复.从本体论哲学到非本体论哲学——现代哲学的判据与本体论的元批判[J].理论探讨,1991(3):91-97. 被引量:1
-
9陈炎.再论“积淀说”与“突破说”——兼答朱立元、陈引驰先生[J].学术月刊,1995,27(1):80-88. 被引量:7
-
10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学术月刊,1995,27(8):85-92. 被引量:22
-
1潘必新.散论自然美[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9(2):66-72.
-
2刘纲纪.实践本体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42(1):37-44. 被引量:12
-
3赵景来.一年来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J].天津社会科学,1989(2):49-53.
-
4王锐生.哲学体系的改革要复归于实践唯物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1989(4):7-13.
-
5虞频频.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化的自然”说——与蔡仪先生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4):17-18.
-
6武世珍.神话与审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9(3):34-47.
-
7蒋逸民.评以自然存在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的哲学探索和贡献[J].南京社会科学,1991(6):59-62.
-
8肖前,陈朗.论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J].江淮论坛,1992(4):18-24. 被引量:6
-
9周穗明.卢卡奇和他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J].人文杂志,1993(5):47-53. 被引量:3
-
10杨安崙,黄治正.“人化的自然”理论不能解决美的本质问题[J].江汉论坛,1982(8):55-5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