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民党派系和日本自民党派阀的结构功能比较——评“国民党派阀化”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蒋经国去世以后,国民党由权威主义独裁统治时代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派系运作成为国民党权力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所谓的“起立派”与“票选派”之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官邸派”与“郝家班”之争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向俯首听命于党中央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派系纷起,并以集团的势能向党中央的权威发起挑战。派系斗争掀起的政治波澜。
作者
臧志军
刘国深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15,共9页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新国民党
派阀政治
日本自民党
派系斗争
功能比较
立法院
政治要求
党中央
主流派
表现形式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1
北京市北郊木材厂北京师范大学党史系、历史系大批判组.
蒋介石是祸国殃民的大儒[J]
.历史研究,1975(1):57-64.
被引量:2
2
毛仲伟.
李登辉与台湾“民意”潜在冲突简析——从白晓燕案引发的抗议风潮谈起[J]
.台湾研究,1998(1):59-64.
被引量:1
3
赵印香,胡石青,金奕.
台湾地方派系的分布、结构及其政治功能[J]
.台湾研究,1997(4):43-50.
被引量:2
4
朱天顺.
台湾地方选举制度剖析[J]
.台湾研究集刊,1992(1):36-41.
被引量:1
5
林劲.
试论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实质性转变[J]
.台湾研究集刊,1991(1):41-47.
被引量:1
6
陈动.
评台湾当局“修宪”[J]
.台湾研究集刊,1991(4):10-16.
被引量:2
7
黄嘉树.
台湾地方自治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5(5):83-89.
被引量:1
8
李强.
“台湾化”“本土化”政策之我见[J]
.台湾研究集刊,1990(1):9-16.
被引量:5
9
杨锦麟.
在“政治不稳态”中的台湾政党政治[J]
.台湾研究集刊,1990(4):20-25.
被引量:2
10
周世跃.
李登辉执政后“大陆政策”的调整[J]
.台湾研究集刊,1990(Z1):85-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风华,李盈莹.
派系与政党兴衰:基于结构功能视角的自民党和国民党比较研究[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9(2):191-207.
2
冯琳.
当代台湾政党史与政治史研究概况[J]
.兰州学刊,2015(7):21-40.
1
王屏.
自民党派阀政治的基本特征[J]
.日本学刊,2010(1):21-32.
被引量:7
2
宫秀川.
从自民党看日本独特的派阀政治文化[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3):104-109.
被引量:1
3
李秀财.
关于县级机构改革的难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1):13-15.
4
夏冰.
简析冷战后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的复兴[J]
.法制与社会,2008(22).
5
徐家驹.
论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回归的必然性[J]
.东北亚论坛,2007,16(4):59-63.
被引量:1
6
李志超.
简析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的“拟似政权交替”作用对其长期执政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16,0(75):27-28.
7
赵博渊.
派阀政治下的自民党争魁战[J]
.南风窗,2006,0(14):68-70.
8
刘力铭.
西方国家地方立法功能比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5):50-51.
9
张洪国.
人大司法监督的特点[J]
.中国人大,1999,0(16):40-40.
10
郑东丽,王庆西.
日本自民党派阀产生的原因[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5):40-45.
被引量:2
台湾研究集刊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