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审判结构之研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审判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关键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相继进行了刑事司法改革,在刑事诉讼结构尤其是刑事审判结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革。本文拟从分析刑事诉讼目的与审判结构之关系入手,对海峡两岸刑事审判结构之现状作一简略考察,并对其改进之趋势作一展望,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作者
陈光中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家》
CSSCI
1993年第4期78-85,共8页
The Jurist
关键词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审判
当事人主义
被告人
审判程序
大陆法系
诉讼主体
海峡两岸
调查证据
职权主义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美)埃尔曼(Ehrmann,H.W.)著,贺卫方,高鸿钧译..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351.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华伟.
派驻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机制研究——侦查监督的中国路径探索[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0(2):71-87.
被引量:22
2
陈卫东,郝银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
.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3
汪建成.
刑事诉讼文化研讨[J]
.政法论坛,1999,17(6):57-64.
被引量:19
4
龙宗智.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J]
.中国法学,1998(4):88-98.
被引量:42
5
谢佑平.
讼诉文化论——兼谈我国诉讼法制的现代化[J]
.现代法学,1992,14(5):8-14.
被引量:13
6
马贵翔.
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论’质疑——与龙宗智同志商榷[J]
.现代法学,1991,13(6):19-21.
被引量:16
7
龙宗智.
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辨析[J]
.现代法学,1991,13(3):14-16.
被引量:35
8
左卫民,谢佑平.
刑事诉讼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J]
.中国法学,1996(4):108-113.
被引量:26
9
陈卫东.
死刑复核是死刑案件的必经程序[J]
.法学评论,1992,10(2):69-71.
被引量:3
10
陈光中.
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思想[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1(4):43-4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霍崇卓.
浅析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
.商情,2013(30):189-189.
2
张慧楠.
关于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律师辩护权的研究[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4):99-100.
3
卞建林,谢澍.
发展诉讼法学理论 服务程序法治实践[J]
.人民检察,2018,0(20):17-23.
4
卞建林,谢澍.
新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刑事诉讼法》颁布40周年之际[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0):1-11.
被引量:7
5
陈琼雯,李储信.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3(5):51-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卞建林.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部分保留及其规范运行——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J]
.现代法学,2020,42(2):171-180.
被引量:27
2
卞建林,谢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探索——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检察院诉王某某等三人非法狩猎案评析[J]
.中国法律评论,2020(5):169-174.
被引量:11
3
齐昌聪.
论认罪认罚的事实认定进路[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39(3):131-141.
被引量:5
4
肖沛权.
论我国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及其权利保障[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4):144-152.
被引量:9
5
王景龙,樊金源.
论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卷证的平等使用[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6):31-39.
被引量:1
6
谢澍.
互联网时代金融检察的“全流程”改革[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6):59-69.
被引量:5
7
郑洪广.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制度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4(1):48-54.
被引量:1
8
段黎宇.
我国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研究的现状、不足与完善[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33(3):107-116.
1
章武生.
我国审级制度之重塑[J]
.政治与法律,2003(6):2-2.
2
李满圈.
中国宪政体制下审判监督的必然性及改革探讨[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109-113.
被引量:1
3
陈光中,陈瑞华,汤维建.
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J]
.中国法学,1993(5):3-12.
被引量:29
4
李建明.
刑事审判程序改革的几点思考[J]
.法学研究,1995,17(1):84-90.
被引量:2
5
李忠民.
律师在庭审中如何进行交叉询问[J]
.律师世界,2002(1):41-43.
6
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与审判结构之探讨[J]
.政法论坛,1994,12(1):8-13.
被引量:13
7
高一飞,高合明.
选择还是重构对我国刑事审判结构改革的思考[J]
.现代法学,1995,17(4):23-25.
被引量:1
8
汤茂定.
我国侦查阶段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探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5):77-80.
9
章武生.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J]
.中国法学,2002(6):82-97.
被引量:73
10
马进保,张宇琼.
刑事诉讼法修改应以调整诉讼结构为切入点[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1):56-62.
被引量:1
法学家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