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老残游记》的叙事方法及其变革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中,清末民初的新游记体小说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新游记体小说在主题模式、人物形象、思想意蕴、结构方式、叙事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较之古典小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以《老残游记》为例。论述这种新游记体小说在叙事方法上的特征及其在促进近代小说形态变革上的意义。
作者
季桂起
机构地区
德州师专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55-58,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叙事方法
游记体
思想意蕴
中国小说
人物形象
清末民初
主题模式
古典小说
语言表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1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被引量:4
2
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4.
被引量:13
3
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C].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2
4
参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5
王芳玲.
镜中晚清——《老残游记》中的晚清中国形象[J]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5):60-63.
被引量:4
6
杨彬.
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论《老残游记》的叙事艺术[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133-1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郑为.
浅谈《老残游记》中的旅行者叙事功能[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1):60-63.
1
杨熹文.
有趣都是自找的[J]
.祝你幸福,2017,0(1):45-46.
2
董红艳.
基于叙事方法的导游成长影响因素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2014(1):72-78.
被引量:3
3
《走向现代形态美育学的建构》简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
4
顾晓鸣.
被忽视的环节:“预测”本身的文化分析[J]
.社会科学,1990(6):42-47.
被引量:1
5
吴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材料之一[J]
.统计与决策,1985,1(S1):7-10.
6
马纯红.
田野、叙事和结构:青少年研究的人类学进路 评黄海著作《“灰人”:德村街角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9,0(8):103-104.
7
岳文厚.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的开放观[J]
.中国人才,2017(4):24-25.
8
胡日佳.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黑格尔美学[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9(3):70-74.
9
李娜,宋奕(译),彭文斌.
从公众史学解析城市景观保护:具有文化敏感性之叙事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1):1-8.
被引量:3
10
杨江云.
谈公文写作技术问题对公文真实的影响[J]
.应用写作,2003(7):12-14.
山东社会科学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