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57-59,共3页
同被引文献4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
2邵华,徐国彬,张晋丽.浅议中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J].资源科学,1999,21(3):59-62. 被引量:32
-
3黄裕婕,赵晓丽,香宝.福建省的土地经济评价[J].资源科学,2000,22(3):66-69. 被引量:17
-
4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1-5. 被引量:318
二级引证文献46
-
1祝小迁,程久苗,王娟,李渊.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7):69-75. 被引量:25
-
2李汉敏,陈常优.县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与浅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9):107-110. 被引量:1
-
3郑泽庆,黄贤金,钟太洋,王广洪.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3):89-93. 被引量:56
-
4李婧云.对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分析[J].当代经济,2008,25(14):94-95.
-
5韩晓宇,吴群琪.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4):121-126. 被引量:17
-
6许恒周,姜福洋,殷红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9-32. 被引量:15
-
7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49-54. 被引量:94
-
8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10. 被引量:140
-
9鲍新中,刘澄,张建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J].城市问题,2009(4):46-50. 被引量:62
-
10李乃康.四川省内江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11(2):56-6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