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万荣方言的合音词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万荣方言的合音词吴静万荣方言中有一些由双音词的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的合音词。这些词活跃在日常生活口语中,构成了万荣方言的一大特色。从使用方面看,这些合音词多是一些常用词,如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个别数量结构等。这些词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从而致使一些双音节...
作者
吴静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5,共2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万荣方言
合音词
双音节
一个音节
“仨”
疑问代词
新造字
数量结构
指示代词
方言声调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1
汲子樱.
潍坊方言中合音词“张”和“酿”的用法比较[J]
.汉字文化,2022(11):27-28.
被引量:1
2
孔祥卿.
河北辛集话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兼谈普通话合音词“俩”“仨”“别”的来源[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110-116.
被引量:13
3
王森.
荥阳(广武)方言的分音词和合音词[J]
.语言研究,1994,14(1):160-165.
被引量:14
4
张子刚.
陕北方言中的合音词[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103-104.
被引量:5
5
张占山,李如龙.
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2):95-100.
被引量:16
6
[43]黄群建.鄂东南方言音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3
7
杨绍林.
四川彭州方言的合音词[J]
.方言,2007,29(3):282-286.
被引量:11
8
杨绍林.
四川彭州方言合音词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84-88.
被引量:3
9
陈荣泽.
巴蜀官话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1):68-71.
被引量:5
10
徐波.
宁波方言中的合音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16(4):46-5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罗建军.
大冶陈贵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78-81.
被引量:5
2
李巨伟.
四川宜宾话中的合音词[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2):113-115.
被引量:1
3
赵欣凯.
潍坊方言合音词研究[J]
.汉字文化,2023(21):73-77.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冯雷利.
现代汉语方言的合音现象[J]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S1):145-146.
被引量:10
2
胡需恩,赵则玲.
浙江萧山方言合音词的特点[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9):89-90.
被引量:1
3
方懿林.
襄阳方言本字书写[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33(12):27-32.
被引量:1
4
侯红娟.
稷山方言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3):214-215.
5
徐睿渊.
福建厦门方言的合音[J]
.方言,2013,35(4):332-339.
被引量:8
6
姜亚凤.
湖北方言中的“苕”[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5):17-20.
被引量:2
1
吴建生.
万荣方言的程度副词[J]
.语文研究,1999(2):54-57.
被引量:8
2
吴静.
万荣方言的“赶”[J]
.语文研究,2002(4):57-58.
被引量:4
3
吴建生.
万荣方言的比较句[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31-34.
被引量:9
4
吴建生.
万荣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兼谈山西方言重轻式两字组轻声调值的类型[J]
.方言,2008,30(4):303-311.
被引量:6
5
“囧”是新造字吗?[J]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2(2):64-65.
6
吴云霞.
万荣方言动词体貌考察[J]
.语言科学,2006,5(2):76-84.
被引量:5
7
罗福腾.
《万荣方言词典》的两个特点[J]
.语文研究,2001(1):57-59.
8
薛志霞.
山西万荣方言单音节亲属称谓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J]
.中国语文,2008(1):65-65.
被引量:1
9
金文明.
当简未简说“臆”“耀”[J]
.咬文嚼字,2006(7):33-34.
10
吴建生.
万荣方言的“子”尾[J]
.语文研究,1997(2):49-53.
被引量:17
语文研究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