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构形后辍的范畴与作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汉语构形后辍的范畴与作用朱亚军从汉语后缀的作用上分析,汉语后缀可分构形缀和构词缀两大类。构形后缀是指“不起构词作用,纯粹表示语法意义,体现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化”①的一类后缀;构词后缀是指“在构词上起作用,或者有它无它是不同的词。或者有它是词,无...
作者
朱亚军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The Northern Forum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构形后缀
类后缀
叠音后缀
“着”
语法意义
“了”
形容词
双音节
“们”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21
1
韦景云.
试论壮语动词的形态[J]
.民族教育研究,1999,10(S1):65-68.
被引量:4
2
覃国生.
壮语柳江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成分[J]
.民族语文,1981(4):51-56.
被引量:14
3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4
王洪君.
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从平定儿化和太原嵌1词谈起[J]
.语言研究,1994(1):65-78.
被引量:38
5
韦达.
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J]
.民族语文,1997(4):50-52.
被引量:5
6
韦树关.
略谈壮语构形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S1):279-282.
被引量:3
7
黑玉红.
“儿”非语素——兼议“儿化”的作用[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117-121.
被引量:2
8
余云霞.
汉俄构词后缀对比[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35-47.
被引量:3
9
李明.
“儿化”浅谈[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1):57-66.
被引量:5
10
周一民.
汉语构词后缀的识别和规范[J]
.语文建设,1998,0(11):8-1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曹跃香.
儿化、儿尾和儿缀等术语在不同平面上之转换使用——兼论“×儿”的规范问题[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1-104.
被引量:7
2
朱亚军.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
.汉语学习,2001(2):24-28.
被引量:71
3
于秒.
“X性”词句法功能详探[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80-81.
被引量:1
4
张晓勤,闫松.
壮、汉语动词附加成分的比较[J]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4):36-44.
被引量:1
5
曹跃香.
从“X儿”产生理据上分析“儿”的性质和作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1):93-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陈鑫.
新兴指人类词缀语法化中的主观化[J]
.新课程导学,2020(25):25-27.
被引量:1
2
李秀秀,白晓光.
浅析汉日语羡余现象的异同[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3(1):162-169.
3
王亚敏,黄晓光.
“死X”结构中“死”的语法化[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77-86.
4
杨星.
益阳方言词缀浅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7):83-85.
5
刘蒙蒙.
外源类词缀“门”的类词缀化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5).
6
郭石磊.
韩中表人名词后缀对比浅论[J]
.大家,2012(6):364-365.
7
刘金梅.
试论汉语中的类词缀[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8-20.
8
刘合柱.
网络诸“客”[J]
.辞书研究,2005(2):203-206.
被引量:1
9
王洪君,富丽.
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
.语言科学,2005,4(5):3-17.
被引量:149
10
丁桂英.
现代汉语中“以”的几种用法[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152-155.
1
王生荣.
由维吾尔语后缀“■”想到的[J]
.语言与翻译,2004(2):52-53.
2
周一民.
汉语构词后缀的识别和规范[J]
.语文建设,1998,0(11):8-10.
被引量:6
3
王钢.
论词尾与构形后缀的区别[J]
.外语学刊,1980(3):1-7.
被引量:1
4
李建业.
谈叠音后缀形容词[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0(11):81-84.
5
汪洪澜.
汉英派生词比较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9(4):17-20.
被引量:6
6
许皓光.
试论叠音后缀的构成及运用[J]
.沈阳大学学报,2005,17(5):54-57.
7
郝红艳.
类型学视角下的方言“子”尾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2):163-167.
被引量:2
8
唐晋先.
带叠音后缀形容词的叠音后缀的读音[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01-104.
9
张兰芬.
俄英汉前、后缀构词法比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0(3):65-67.
被引量:5
10
刘慧.
唐五代时期的词尾“头”[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61-64.
被引量:5
北方论丛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