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何元建一、从《西游记》中"可"字型问句的翻译谈起朱德熙先生(1985,1991)观察到,汉语方言中存在着一种形式比较固定的"K-VP"型问句,"K"代表疑问副词。①"K"在早期白话中就是"可"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不同的形式:...
作者
何元建
机构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23,共4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
“可”字
《西游记》
早期白话
反复问句
疑问语气词
现代汉语方言
反诘问
《金瓶梅》
《中国语文》
反诘语气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04
1
孙薇.
语气副词“可”的语用分析[J]
.语言研究,2002,22(S1):108-112.
被引量:10
2
徐杰,张媛媛.
汉语方言中“可VP”问句的性质[J]
.汉语学报,2011(2):60-70.
被引量:18
3
徐烈炯,邵敬敏.
“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J]
.中国语文,1999(3):163-174.
被引量:26
4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中国语文,1998(2):93-102.
被引量:115
5
袁毓林.
“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160-178.
被引量:36
6
刘祥柏.
六安丁集话的反复问形式[J]
.方言,1997(1):65-73.
被引量:13
7
袁明军,张慧晶.
语义特征研究概观[J]
.汉语学习,1999(5):24-31.
被引量:6
8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270
9
李子玲,柯彼德.
新加坡潮州方言中的三种正反问句[J]
.语言研究,1996,16(2):66-74.
被引量:3
10
杨惠芬.
副词“可”的语义及用法[J]
.世界汉语教学,1993,7(3):173-17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0
1
徐杰,张媛媛.
汉语方言中“可VP”问句的性质[J]
.汉语学报,2011(2):60-70.
被引量:18
2
盛继艳.
语气副词“可”的语义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42-44.
被引量:8
3
邢相文.
“可”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
.科教文汇,2007(03S):156-156.
被引量:3
4
李素英.
聊斋俚曲中的特殊疑问句式[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8-71.
5
李素英.
聊斋俚曲中的特殊疑问句式[J]
.临沂大学学报,2012,34(2):59-62.
6
王欣欣.
浅析信阳话中的“可”字[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3):72-75.
被引量:1
7
王晓梅,何元建.
从语言接触看马来西亚华语疑问句尾的“的”字[J]
.中国语文,2016(5):621-629.
被引量:11
8
田源,徐杰.
上古汉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与标句词理论[J]
.语言科学,2016,15(6):625-637.
被引量:9
9
何元建.
汉语是否存在合成性(或分析性)导向的类型学转变?——兼论古今复合词、使役句、感叹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4):1-15.
被引量:6
10
陆天桥.
东南亚语言焦点标记~*ko的词源研究[J]
.民族语文,2019(6):19-28.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史文磊.
“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辨正——以《左传》《战国策》“派遣”义“使”的用法差异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2):185-204.
被引量:6
2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3
馮勝利,劉麗媛.
漢語“綜合■分析”雙向演變的韻律機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243-268.
被引量:1
4
王晓梅.
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研究历史分期与特点分析[J]
.世界华文教学,2023(1):219-235.
5
刁晏斌.
论华语研究的六个视角[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2):257-272.
被引量:2
6
张旺熹,李慧敏.
对话语境与副词“可”的交互主观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1-8.
被引量:29
7
张国微.
山西榆次方言“可”的几种特殊语义功能[J]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5):24-26.
被引量:6
8
陈维芳,宗守云.
多义助动词“堪”的语义联系及其历时依据[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2):86-89.
被引量:1
9
徐杰.
词缀少但语缀多——汉语语法特点的重新概括[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113-118.
被引量:27
10
罗昕如,彭红亮.
广西湘语的重叠式反复问句[J]
.汉语学报,2012(4):59-63.
被引量:5
1
丁勇.
元代汉语的“(不)VP那怎么/什么”问句[J]
.语言研究,2007,27(1):77-79.
被引量:2
2
闫建设.
谈话语标记语“不是”与疑问句之间的使用模式[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3):82-86.
被引量:1
3
齐沪扬.
“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34-35.
被引量:30
4
兰英.
维吾尔语反问句探究[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58-61.
5
叶建军.
连词“争奈”探源[J]
.古汉语研究,2010(2):56-60.
被引量:4
6
叶建军.
“果不(其)然”的形成及其演变[J]
.中国语文,2016(2):192-201.
被引量:15
7
陈佳佳.
“可不”的词汇化[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4):71-78.
被引量:1
8
刘敏.
“难不成”的词汇化过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122-123.
被引量:4
9
黄革.
“孰与”句今译之我见——兼与朱振家先生商榷[J]
.百色学院学报,1998,12(1):83-84.
10
傅惠钧.
实问虚答与只问不答——设问的两种特殊类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6):121-124.
汉语学习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