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嬗变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美育发端于古代的“乐”和“诗”的思想,经历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乃至明末清初人文思潮绵延上千年的演变.言美育,必言教育;言教育,必言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和“私学”创始人,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最重要的大教育家.孔子生活在奴隶制与封建制交错的春秋战国之际.作为诸子百家之首——儒家的奠基者,孔子既兼收并蓄了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传统,又独具匠心创造了适合本阶级利益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支配和指导着他的社会活动,尤其是他终身必躬的教学活动.孔子教学活动的核心是“礼”,然而,在他开设的课程中,除了礼学以外,还有诗、乐、书.可见,孔子也是很重视艺术的.他在《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他不但认识到音乐的特殊作用,而且酷爱音乐.《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孔子之所以重视乐教,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也在于它的教育价值.为此。
作者 罗国萍
出处 《开放时代》 1996年第4期70-73,共4页 Open Tim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