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初步研究
被引量:
18
AN INITIAL STUDY ON APPLIED THE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地理科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最先进的人地关系思想“协调共生”结合起来可以有一个新的地理科学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在应用理论层面上构建的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或核心理论之一。
作者
潘玉君
机构地区
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9-83,共5页
Human Geography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
应用理论研究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205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80
参考文献
5
1
牛文元著..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27.
2
潘玉君,王丽华.
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4):55-59.
被引量:37
3
潘玉君.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2):19-28.
被引量:11
4
潘玉君.
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地理基础——读《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
.中国社会科学,1995(6):187-189.
被引量:5
5
潘玉君,李天瑞.
困境与出路─—全球问题与人地共生[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6):1-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总目录[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2):69-72.
被引量:5
2
李天瑞,潘玉君.
耗散结构理论与自然地理系统[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5):44-47.
被引量:1
3
王大生.
环境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内涵[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1):1-4.
被引量:11
4
余谋昌.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7):8-14.
被引量:238
5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02).
被引量:1
6
李天瑞,潘玉君.人类活动的地理学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09).
被引量:1
7
潘玉君.
自然地理系统的理论探讨[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0(2):48-52.
被引量:3
8
潘玉君.
景观生态学与沙漠化研究的理论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3,4(1):25-29.
被引量:3
9
潘玉君.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2):19-28.
被引量:11
10
张兰生.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0(4):81-8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5
1
欧洲老牌百货业的“不倒之谜”[J]
.中国市场,2006(51):44-46.
2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59(z1):21-32.
被引量:86
3
潘玉君,段勇,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38-40.
被引量:14
4
潘玉君,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4-16.
被引量:5
5
袁振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J]
.宜春学院学报,2001,23(1):96-100.
被引量:1
6
杨成湘.
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70-72.
7
于广亮.
可持续发展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兼评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错误[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3):28-32.
被引量:4
8
戴建平.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J]
.南京社会科学,1997(12):27-29.
被引量:1
9
陶宏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1):59-61.
被引量:2
10
赵钦和,潘玉君.
宗教地理学引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06-10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5
1
徐辉,师诺,武玲玲,张大伟.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
.资源科学,2020,0(1):115-126.
被引量:322
2
陈圣浩,武星宽.
21世纪可持续发展生态人居环境探究[J]
.国外建材科技,2002,23(4):94-95.
被引量:3
3
吕拉昌.
人地关系操作范式探讨[J]
.人文地理,1998,13(2):18-21.
被引量:8
4
A.贝霍夫斯基,林玉清.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J]
.国外社会科学,1980(9):54-55.
被引量:1
5
蔡运龙.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J]
.人文地理,1996,11(1):1-6.
被引量:35
6
罗翊重.
论太极八卦的四维空时流形结构[J]
.人文杂志,1988(4):23-25.
被引量:2
7
佘正荣.
从社会-自然巨系统的整体性关系把握历史规律[J]
.哲学研究,1991(8):18-25.
被引量:5
8
潘玉君.
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地理基础——读《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
.中国社会科学,1995(6):187-189.
被引量:5
9
杨青山,梅林.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被引量:54
10
赵明华,韩荣青.
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现状评述[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6-10.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8
1
潘玉君,张谦舵,武友德,项载昌.
地理学元研究:地理工程的理论探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5):60-65.
2
潘玉君,武友德.
地理学的发展:模式、动力与趋势[J]
.人文地理,2002,17(5):65-68.
被引量:6
3
潘玉君,武友德.
地理历史学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地理基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163-168.
被引量:4
4
杨秀虹.
耗散结构理论在环境承受阈研究中的应用初探[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19(3):37-44.
5
张雪萍,杜富华.
生态学在现代地理学发展中的贡献与协同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0):31-34.
被引量:2
6
李金兵,韩玉启.
ECS与SRS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基于资源熵视角[J]
.信息系统工程,2009,22(11):112-115.
7
王圣云.
人地系统演进的太极图式与模型构建[J]
.系统科学学报,2013,21(3):78-80.
8
杨秀虹,李适宇.
耗散结构理论在环境承受阈研究中的应用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6):785-789.
被引量:15
9
潘玉君,王学良,陈白桦.
地理学元研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1):51-55.
被引量:2
10
高凌宇.
生活化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提升路径——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聚落”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3):19-2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王晓晴.
让生活之美浸润地理课堂[J]
.试题与研究,2022(34):95-97.
2
潘捷军.
对方志学学科基础的再度审视——基于史料学的研究视域[J]
.上海地方志,2020(1):4-11.
被引量:2
3
谢莉.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教学新体系建设[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2):177-180.
4
吴良林,周永章,卢远.
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演化与生态重建策略探讨[J]
.贵州科学,2008,26(3):52-57.
被引量:2
5
王平,那玉林.
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管理学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23(4):63-65.
6
TANG Wen-wu1,2,WANG Han-qing1,2(1.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China,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China).
Entropy Assessment on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f Condense Heat in Recovery System in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S1):96-101.
被引量:2
7
潘玉君,张谦舵,武友德,项载昌.
地理学元研究:地理工程的理论探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5):60-65.
8
白世贞,郑小京,王上斌.
火用经济学思想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2-74.
被引量:1
9
白世贞,郑小京,王上斌.
经济学思想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05,24(10):1-2.
被引量:1
10
马海涛.
结构、解构与重构:对地理学学科体系的思考[J]
.枣庄学院学报,2005,22(5):85-90.
1
陆奇.
集成果之大成 促编纂之实用——评《新方志“概述”点评》与概述论学术探讨[J]
.沧桑,2009,0(S2):54-55.
2
俄项多杰.
佛教思想影响下的藏族丧葬习俗[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69-73.
3
马振宁,米文宝.
人地关系论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其哲学思考[J]
.城市地理,2016,0(6X):223-224.
被引量:1
4
王丽华.
博导系列访谈:吴慰慈教授[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5(2):7-11.
被引量:1
5
韩永学.
“地理学”的哲学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26-29.
被引量:5
6
潘玉君,武友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文地理学的崇高使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6):122-126.
被引量:1
7
邵长兴.
思若泉涌 为方志理论建设再作贡献——记中国地方志学术委员梁滨久[J]
.黑龙江史志,2010(22):22-24.
8
王英.
江苏博物馆学会学术活动[J]
.东南文化,1992(5):235-236.
被引量:1
9
保继刚.
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J]
.人文地理,1992,7(2):11-18.
被引量:23
10
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冯娴慧.
当代美国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践——基于人地关系论的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56-60.
被引量:4
人文地理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