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横渠四句」
被引量:
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试谈「横渠四句」张岱年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所写的著作中多次引述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称之为“横渠四句”。例如《新原人》的《自序》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在他的晚年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
作者
张岱年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5-,148+6,共3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冯友兰先生
开太平
继绝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史新编
《近思录》
中国古典哲学
横渠
立心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81
1
竺天,戈振.
越南《越鉴通考总论》的编撰及其若干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3):70-75.
被引量:1
2
曹文泽.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5(6):26-27.
被引量:46
3
林乐昌.
张载理观探微——兼论朱熹理气观与张载虚气观的关系问题[J]
.哲学研究,2005(8):24-30.
被引量:16
4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10.
被引量:204
5
余治平.
命的哲学追问[J]
.东南学术,2006(1):135-144.
被引量:4
6
丁为祥.
张载为什么著《正蒙》——《正蒙》一书之主体发生学考察[J]
.哲学研究,2007(4):22-28.
被引量:6
7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51页..
被引量:3
8
江永.1987年.《近思录集注》(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影印),上海书店.
被引量:1
9
金春峰.1987年.《(月令)图式和董仲舒的目的论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载《汉代思想史·附录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被引量:1
10
刘军.1982年.《心心相印九州同--记全国五届政协委员王森然、梁容若二老喜相逢》,载《工人日报》12月8日.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9
1
林乐昌.
“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J]
.哲学研究,2009(5):58-63.
被引量:29
2
孔宪峰,周秀红.
儒家“和”文化的理论实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3):36-40.
被引量:8
3
肖发荣.
“立道”、“立极”、“立命”新探——“横渠四为句”的版本流变及其时代精神[J]
.天府新论,2014(4):142-147.
被引量:4
4
张欣,张广慧.
规则与惯习的耦合: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研究[J]
.教育评论,2017(8):47-50.
被引量:3
5
刘泉.
学归孔孟 志开太平——张载的人生境遇与生命志趣[J]
.唐都学刊,2018,34(4):43-48.
被引量:1
6
刘学智.
张载“为天地立心”释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3):5-9.
被引量:6
7
林乐昌.
“为生民立命”——张载命运论的新解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3):10-13.
被引量:5
8
黄书.
“横渠四句教”在当代硕士研究生视域下的时代回响——以163名不同学科门类的硕士研究生为个案的调查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8):97-100.
9
郭敏科.
张载的道德理想及其建构路径——以“横渠四句”为中心[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1,28(4):95-101.
被引量:3
10
许全兴.
“继往圣绝学”能“为万世开太平”吗?——张载“四为句”之我见[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2):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叶少飞.
《大越史记全书》的成书、雕印与版本[J]
.形象史学,2020(2):171-198.
被引量:1
2
王英.
张载的“天心”观[J]
.理论界,2010(4):131-132.
被引量:2
3
魏涛.
上下交贯 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J]
.船山学刊,2010(3):146-149.
4
李红.
张载“为天地立心”的超越性空间模式——从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中神圣空间观的角度分析[J]
.文教资料,2010(25):111-112.
被引量:1
5
李卫平,王智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11,32(6):28-32.
被引量:50
6
张瑞元.
冯友兰对张载研究的贡献及其特点[J]
.理论月刊,2013(5):31-35.
7
李加武.
墨子的“非乐”观及荀子对他的批判[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49-53.
8
敬和民.
以兴趣为导向 以人格塑造为目标 培养合格人才[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6):7-7.
9
李加武.
多维视域下的先秦儒家“和”思想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71-76.
10
孔润年.
张载伦理思想:修养论和境界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12-15.
1
李慧敏.
感悟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J]
.课外语文(下),2016,0(10):163-163.
2
李光生.
周必大無弟周必剛考[J]
.中华文史论丛,2010(4):314-314.
被引量:2
3
王亚非.
人生是部《西游记》[J]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0(4):9-9.
4
宗璞.
迟到的话[J]
.粤海风,2003,0(4):19-19.
5
王亚非.
人生是部《西游记》[J]
.新天地,2005,0(2):14-14.
6
叶稚珊.
燕园魂[J]
.民主与科学,1995(1):43-45.
7
文学的纯洁[J]
.五台山,2011(2):1-1.
8
刘秀丽.
文学是心灵的寄思——由《文学如何立心》谈谢有顺先生的文学批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59-62.
被引量:1
9
高建军.
达到“著作等身”需要何种境界[J]
.刊授党校,2008,0(4):15-15.
10
温家宝名言宣志[J]
.青年博览,2006,0(14):46-47.
中国文化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