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译佛经中新造字的启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译佛经中新造字的启示郝恩美自从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以来,大批由梵文记载的佛典,历经汉魏六朝和唐宋,前后千余年,相继被翻译成汉文。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文化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对汉语和汉字的发展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有关汉译佛经...
作者
郝恩美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65-69,共5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汉译佛经
新造字
汉字
形声字
《一切经音义》
单音节
多音节
同音代替
佛经翻译
拼音化
分类号
B94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1
李绪洙.
汉语佛教语词浅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1-16.
被引量:1
2
碑别字新编[M]. 文物出版社, 1985.碑别字新编[M]文物出版社,1985.
被引量:2
3
佛光大辞典[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佛光大辞典[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汉语大字典[M].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2.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5
颜洽茂.
中古佛经借词略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3):76-79.
被引量:4
6
崔中慧.
初期佛教写经反映的文化交流——以竺法护译场为例[J]
.敦煌研究,2019(4):9-18.
被引量:2
7
顧滿林.
梁武帝改“磨”作“魔”之説考辨[J]
.汉语史学报,2013(1):234-243.
被引量:2
8
杜曉莉.
中古佛道文獻中的“魔”系詞詞義比較——兼論詞義引申的促動因素[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8,0(2):79-89.
被引量:2
9
冯天瑜.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80-85.
被引量:5
10
王皓月.
道教“六天”概念的形成及发展[J]
.儒道研究,2015(1):149-16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映锦.
“魔”字源流考[J]
.古汉语研究,2023(3):59-73.
2
李洪财.
说“刹”及其相关问题[J]
.华夏文化论坛,2014(2):202-207.
1
杨宝忠.
“恕”字古义考──兼论“恕”和“仁”的关系[J]
.孔子研究,1999(2):121-123.
被引量:1
2
苏光路.
双胞胎的秘密[J]
.科学与文化,2012(1):20-21.
3
李吉东.
《一切经音义》中所见的几处《周易》经文异文[J]
.周易研究,2006(2):80-82.
被引量:2
4
汤新芳.
《老子》终极关怀思想研究——以《老子》论“道”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21-23.
被引量:2
5
周瑜.
略议跨文化的比喻思维方式[J]
.考试周刊,2011(65):26-27.
6
杨加深.
来自道符的启示——武则天造字的“道”文化溯源[J]
.管子学刊,2008(1):104-108.
被引量:4
7
张岸光.
汉字拼音化之我见[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6):118-120.
8
刘汉杰.
你了解袈裟吗?[J]
.党政论坛,2014(18):34-35.
9
张仁俊,朱曼殊.
婴儿的语音发展——一例个案的分析[J]
.心理科学通讯,1987,10(5):9-13.
被引量:8
10
孙峰.
浅谈音节与思维的关系[J]
.汉字文化,2008(2):14-19.
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