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批判吕荧的美是观念之说的反动性和危害性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美学或文艺理论的研究,直接地关系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批评,间接地关系于人民精神的美育和生活的美化,毫无疑问,是文化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然而也无庸讳言,却是我们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正因为这一环节的薄弱。
作者
蔡仪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4期38-55,共18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美学史
美学思想
客观事物
黑格尔
道德观念
现实生活
客观现实
文学艺术
吕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1
朱光潜.
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J]
.哲学研究,1957(4):11-36.
被引量:59
2
钟仕伦.
“美学上的反感”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马克思一个美学命题的当代阐释[J]
.文学评论,2004(6):64-68.
被引量:5
3
周宪.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J]
.哲学研究,2001(10):66-73.
被引量:77
4
高建平,彭锋.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4):59-63.
被引量:29
5
朱光潜撰.《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见《朱光潜全集》卷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216页.
被引量:1
6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研究提纲)》[J].哲学研究,1956,.
被引量:1
7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研究提纲)》,辑入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50页.
被引量:1
8
⑦高尔泰.《论美》[J].新建设,1957,.
被引量:1
9
《美论》,辑入《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页,第322页.
被引量:1
10
苏联艺术史研究所编.《美学问题》第91-92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夏中义.
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J]
.文学评论,2011(5):189-197.
被引量:6
2
张伟.
重读吕荧:吕荧主体论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6):130-134.
3
邢研.
美学大讨论中“实践”概念的意义评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1):23-28.
4
徐书城.
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再论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1):60-72.
5
周兴杰.
从“美是生活”到“美好生活”——当代中国美学70年的一条理论进路[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6):124-1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洪岳.
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主义色彩及其思想来源[J]
.文艺争鸣,2012(6):53-58.
2
李觉辉.
论朱光潜建国后美学思想的转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3):27-29.
3
周兴华.
夏中义的文献—发生学方法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4):67-82.
被引量:2
4
丁国旗.
列宁文艺反映论与建国后我国文论的历史缘分[J]
.山东社会科学,2015(3):17-22.
被引量:2
5
高金岭.
朱光潜的翻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独特贡献[J]
.山东外语教学,2015,36(5):105-112.
被引量:2
6
曾军,汪一辰.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初期的理论旅行及其引发的理论问题[J]
.文艺争鸣,2020(5):104-114.
被引量:8
7
蔡珂依,林广思.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色空间审美[J]
.广东园林,2021,43(3):37-40.
8
刘笑.
结合“美好生活”助推民办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创新[J]
.尚舞,2023(21):159-161.
1
方未艾,方朔.
痛忆知友萧军和吕荧[J]
.各界,2008(4):81-84.
2
温莎.
评“美是什么?”[J]
.学术研究,1959(1):25-26.
3
刘珙.
荧荧之火 拳拳之心——吕荧美学思想述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0(3):157-162.
4
陈坚.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不容颠倒——学习《实践论》,批判“四人帮”[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17(6):18-21.
5
山东大学历史系討論思想遺产的批判繼承问題[J]
.文史哲,1964(1):82-83.
6
夏書章,張海,張迪懋,周修啟.
正确对待革命的群众運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6(1):51-66.
7
奔骥.
我国美学研究中的几个不同学派[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2(3):53-53.
8
熊家良.
试说艾青早期的情感意识[J]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3):36-40.
9
韩文敏.
骆宾基晚年的回忆散文[J]
.北京社会科学,1988(1):148-153.
10
田本相.
简评《曹禺研究专集》[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73-7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