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農村公社的殘存看古代东方社会特点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农村公社」,根据馬克思恩格斯的主張,(一) 出現于原始社会面臨崩溃的时期。即随着私有制的成長,氏族內部血缘关系削弱了,而代之以地域的或近鄰的关系。(二) 具有二重性,在公社的土地所有权保存之时,房屋及其附属物——院子,已经成为农村的私有财产。耕地最初是共同经营,產品除再生产的份额外,按消费者需要進行分配。后來耕地則在公社成員之間進行分配。(三) 不是介乎原始社会与階級社会之間的特殊阶段,而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階段,
作者 曹植福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24-33,共10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