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歌剧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关于《白毛女》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的中国歌剧艺术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等。一条线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调度发展成型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地方戏曲。这是具有中国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歌剧,它的发展由于中国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是自成一系统的。另一条线是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文化革命运动以后,当时人们感觉传统的歌剧形式在反映新时代生活上。
作者
汪毓和
出处
《音乐研究》
1959年第3期16-34,共19页
Music Research
关键词
作曲家
歌剧音乐
白毛女
歌剧艺术
里程碑
刻划
民族风格
发展
重大意义
地主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8
1
王小梅.
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形象与形象思维[J]
.作家,2011(14):221-222.
被引量:3
2
孙维权.
我国和声观念萌始于何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2):22-23.
被引量:6
3
汪毓和.
历史与历史著作,历史观和史学批评[J]
.中国音乐,1999(1):40-41.
被引量:10
4
汪毓和.
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J]
.音乐研究,1960(3):92-98.
被引量:3
5
汪毓和.
关于音乐时代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
.音乐研究,1983(2):22-29.
被引量:4
6
汪毓和.
应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J]
.音乐研究,1982(1):11-16.
被引量:6
7
汪毓和.
四十年来我国声乐创作发展概况[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4):73-78.
被引量:3
8
汪毓和.
抒发出千千万万人民心声的音乐──从几首抒情歌曲和歌剧《伤逝》谈对施光南艺术风格的浅见[J]
.人民音乐,1994(9):2-6.
被引量:22
9
汪毓和.
回顾、思考与展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有感[J]
.人民音乐,1992(5):12-15.
被引量:2
10
汪毓和.
四十年来我国音乐理论建设的回顾[J]
.人民音乐,1990(2):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王卫东.
歌剧《白毛女》音乐创作特性研究[J]
.艺术评论,2012(12):140-143.
被引量:2
2
乔雪.
从歌剧到芭蕾舞剧:论《白毛女》创作的叙事演变[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2):24-28.
3
宋乃娟.
对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的分析——以歌剧《白毛女》为例[J]
.艺术评鉴,2016,0(17):36-38.
被引量:1
4
程兴旺.
汪毓和史学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3):154-165.
5
刘琳琳,张丽珍.
人民的故事——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七十五年历程[J]
.艺术教育,2021(2):133-136.
被引量:1
6
王瑄.
命若浮萍寄篱下 心似落叶求归根——大型民族歌剧《回家》艺术特色的感悟与思考[J]
.黄河之声,2022(1):163-16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静文佳.
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唱段研究——以《恨似高山仇似海》为例[J]
.音乐时空,2014,0(23):57-58.
被引量:3
2
张新辉.
从民族歌剧《白毛女》的音乐设计浅谈戏曲与民歌的联姻[J]
.戏剧之家,2019(1):30-31.
3
袁帅.
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J]
.北方音乐,2020,40(17):79-80.
被引量:2
4
向毓欣.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24):124-126.
1
杜晓山.
论音乐欣赏与批评[J]
.职业技术,2008(5):77-77.
被引量:1
2
马金泉.
声乐家批评不得?[J]
.歌唱世界,2011,0(10):14-15.
3
平丽华.
浅析中国歌剧中的女性形象[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0-20.
被引量:1
4
为编辑《中国歌剧艺术文集》第二集征稿通知[J]
.歌剧艺术研究,2001(1):4-4.
5
苏梦妮.
释读中国歌剧的现状和发展[J]
.音乐大观,2014,0(1):98-98.
6
张荣家.
关于中国歌剧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1(85):36-36.
7
王铁.
对当代小剧场歌剧发展的思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5):33-35.
8
李幸福.
中国歌剧的艺术精神[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7):253-253.
9
朱正华.
从《再别康桥》看小剧场歌剧的演唱[J]
.艺术教育,2015(5):174-175.
被引量:3
10
杨晓青.
施光南歌剧男性角色分析——以《伤逝》及《屈原》对比为例[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05-107.
被引量:1
音乐研究
195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