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中仰韶文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中地区渭水流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据历年已发表的调查材料,渭河及其支流泾、汧、雍、浐、灞、沣、镐、涝、皂、潏、灵沼等河河旁台地的仰韶遗址就有一百多处。有些地方的遗址密度,几与现在村落相等。许多遗址都有面积大、灰层厚、遗物丰富的特点。沣河沿岸的五楼村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500—600米,文化堆积厚达5—6米。
作者
梁星彭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3期260-268,共9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关中地区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尖底瓶
文化遗存
渭水流域
陶器
图版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9
同被引文献
25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10
1
唐金裕,王寿芝.
陕西城固县莲花池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77(5):351-352.
被引量:3
2
The Shansi Archaeological Team,Institute of Archaeology,Academic Sinica.
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J]
.考古学报,1973(1):1-63.
被引量:84
3
安志敏.
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J]
.考古,1972(6):35-44.
被引量:35
4
1972年春安阳后岡发掘简报[J]
.考古,1972(5):8-19.
被引量:13
5
严文明.
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J]
.考古学报,1965(2):49-78.
被引量:25
6
李仰松.
陕西临潼康桥义和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J]
.考古,1965(9):440-442.
被引量:6
7
苏秉琦.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
.考古学报,1965(1):51-82.
被引量:152
8
张彦煌.
浐灞两河沿岸的古文化遗址[J]
.考古,1961(11):601-608.
被引量:8
9
苏秉琦,吴汝祚.
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J]
.考古,1956(2):32-38.
被引量:22
10
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安志敏.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
.考古学报,1963(2):65-85.
被引量:28
2
石兴邦.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J]
.考古,1959(10):566-570.
被引量:42
3
安志敏.
青海的古代文化[J]
.考古,1959(7):375-383.
被引量:22
4
梅福根.
江苏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J]
.考古,1959(9).
被引量:28
5
饶惠元.
清江遗址的文化分析[J]
.考古学报,1959(3):37-51.
被引量:9
6
蒋缵初.
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遗址[J]
.考古学报,1959(4):35-45.
被引量:8
7
唐云明.
試談有关河北仰韶文化中的一些問題[J]
.考古,1964(9):462-467.
被引量:13
8
安志敏.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的主要成就[J]
.文物,1959(10):19-23.
被引量:9
9
安志敏.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J]
.文物,1956(8):41-49.
被引量:13
10
李诗桂,曾琪.
关于三里桥仰韶遗存文化性质和年代的讨论[J]
.考古,1965(11):577-58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19
1
刘文强.
石峁立鸟陶器源流追溯[J]
.形象史学,2020(2):212-241.
被引量:4
2
贺黎民.
从古城东关看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内涵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J]
.西部考古,2019(2).
3
韩建业.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J]
.社会科学,2021(6):141-149.
4
王立夫,周侠.
中国史前彩陶中的地纹[J]
.山东艺术,2023(2):14-23.
5
孙庆伟.
考古何为:论苏秉琦的考古观[J]
.古代文明辑刊,2020(1):245-258.
6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7
张依萌.
关中及周边地区仰韶文化人文地理格局[J]
.东方考古,2020(1):36-57.
8
田建文.
枣园零口南交口——6000年前晋陕豫交汇处考古学文化的格局[J]
.边疆考古研究,2022(1):112-126.
9
侯静波,陈国庆.
浅析外来文化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环壕聚落的渗透与影响[J]
.边疆考古研究,2021(1):147-154.
10
高云逸.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与积石冢年代的再认识[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63-7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6
1
王炜林,王占奎.
试论半坡文化“圆陶片”之功用[J]
.考古,1999(12):54-60.
被引量:11
2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陕西临潼零口遗址第二期遗存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9(6):3-14.
被引量:19
3
阎毓民.
关于垣曲古城早期遗存的性质和年代[J]
.考古与文物,1999(2):32-37.
被引量:2
4
张忠培,李季.
苏秉琦与21世纪考古学[J]
.文物,1999(12):35-39.
被引量:4
5
戴向明.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J]
.考古学报,1998(4):389-418.
被引量:53
6
孙祖初.
半坡文化再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19-446.
被引量:19
7
杨亚长.
陕西地区史前考古的主要收获[J]
.考古与文物,1998(5):12-20.
被引量:5
8
杨亚长.
试论“华渭文化区”[J]
.考古与文物,1998(4):28-56.
被引量:5
9
苏迎堂.
评《宝鸡北首岭》——兼说上层遗存的文化性质[J]
.考古,1985(2):158-160.
被引量:1
10
王吉怀.
论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J]
.东南文化,1999(4):6-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周春茂.
关于零口村文化的年代问题[J]
.考古与文物,2002(1):51-55.
被引量:2
2
张宏彦.
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期问题[J]
.文物,2006(9):62-69.
被引量:14
3
张宏彦.
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J]
.考古学报,2007(2):153-178.
被引量:26
4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
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08(6):17-65.
被引量:15
5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16-118.
6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陇右文博,2012(2):3-8.
7
邸楠,翟霖林.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期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3(3):19-24.
被引量:4
8
许永杰.
再审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年代关系——以叠压打破和共存关系为视角[J]
.考古,2015(3):74-89.
被引量:5
9
邸楠.
陕西北首岭类遗存再探讨[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4):137-142.
被引量:1
10
韩建业.
仰韶文化零口类型的形成及东向扩张[J]
.文物春秋,2021(2):3-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李成,林晓宜.
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火种保存设施研究[J]
.西部考古,2022(2):105-120.
2
杨菁.
凝聚背后的多元与统一:从西安鱼化寨遗址看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早期房屋的建筑技术[J]
.西部考古,2020(1):39-55.
3
魏唯一.
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
.文物,2021(2):85-96.
4
钱耀鹏,穆琼洁.
中原地区史前陶窑发展演变研究[J]
.考古学报,2021(1):1-24.
被引量:4
5
陶治强.
裴李岗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发展简论[J]
.宝鸡社会科学,2020(3):52-57.
6
赵晨,陈全家.
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遗存研究[J]
.草原文物,2011(2):101-108.
被引量:2
7
樊娇凤.
荒坡遗址分期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55-167.
8
周春茂,阎毓民,孙大伦,董补顺,李光宗,何存礼,郝顺利.
陕西临潼零口遗址M21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05(3):3-12.
被引量:5
9
吕厚远,张健平.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J]
.第四纪研究,2008,28(6):1050-1060.
被引量:60
10
张宏彦.
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变化过程的环境考古学观察[J]
.考古与文物,2009(4):48-52.
被引量:14
1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陇右文博,2012(2):3-8.
2
黄万竹.
仰韶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16-118.
3
孙华.
重庆忠县邓家沱阙的几个问题[J]
.文物,2008(4):73-81.
被引量:9
4
王恩涌.
关于我国首都的历史变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五)[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0(10):58-59.
5
牛世山.
论先周文化的渊源[J]
.考古与文物,2000(2):48-55.
被引量:9
6
和莲芬.
一家村[J]
.散文百家,2000(5):46-46.
7
梁中效.
汉水、渭水流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3):50-52.
被引量:1
8
题酷[J]
.国家人文历史,2013(7):60-60.
9
张伟.
论渭水流域仰韶文化中的“人饰”陶器[J]
.文博,2014(4):31-34.
被引量:2
10
陈远青.
消失的莫切文明[J]
.大自然探索,2005,24(6):68-74.
考古
197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