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試論劳动生产率与价值、价格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来,我国经济学界在討論价值、价格形成問題的过程中,涉及和提出了如何认识劳动生产率与价值、价格形成的关系問題。乍一看来,这方面的道理是比較簡单的。其实不然。它包含着一些相当复杂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問题。因此,值得进一步探討。本文准备研究以下几个在学术界有爭論的問题。一。
作者
作沅
出处
《经济研究》
1964年第1期44-55,共12页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技术装备
活劳动
按劳分配
剩余价值
价格形成
使用价值
劳动者
剩余劳动
再分配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何安.
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能否创造较多的价值[J]
.学术月刊,1963,7(9):7-11.
被引量:5
2
楊宏道.
关于工业品价格形成中利潤的几个問题[J]
.经济研究,1963,9(8):43-49.
被引量:1
3
张继光.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J]
.学术月刊,1963,7(7):43-48.
被引量:1
4
王积业.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量计算问题的初步探讨[J]
.经济研究,1962,8(11):24-32.
被引量:6
5
邹大凡.
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关价值决定的若干问题[J]
.学术月刊,1962,6(11):15-20.
被引量:3
6
张友仁.
关于劳动形态和按劳分配问题的质疑[J]
.学术月刊,1962,6(8):33-34.
被引量:3
7
邹大凡.
关于工农业产品等价交换的问题[J]
.江汉论坛,1962(1):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刘伟,赵晓楷.
卫兴华对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贡献[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3-24.
被引量:1
2
姚先国,郭继强.
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J]
.学术月刊,1997,29(5):49-54.
被引量:14
3
严金强,马一飞.
关于“成正比”理论的发展脉络[J]
.海派经济学,2011,9(2):23-33.
被引量:2
4
狄文.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决定和价值量計算等問題的讨論[J]
.经济研究,1963,9(5):67-72.
被引量:2
5
崔战利.
马克思的“价值决定悖论”解析——论劳动价值论与物质技术生产力统一的逻辑耦合点[J]
.教学与研究,2008(12):31-38.
被引量:5
6
刘磊.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演变与分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6):143-153.
被引量:5
7
马慎萧,朱冰霞.
超额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基于“自创论“”转移论“”综合论”的梳理与思考[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6):28-41.
被引量:4
8
王海鸿,哈莹霜.
超额剩余价值必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吗——论超额剩余价值类型及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2023(6):71-79.
被引量:1
9
马艳,刘泽黎,宋欣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4-1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0
1
康秀华.
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传统观点的质疑[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4):14-18.
被引量:6
2
何干强.
论有用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前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4-37.
被引量:15
3
耿文清.
部门平均活劳动生产率与新创价值量——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再探索[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6,31(6):30-36.
被引量:1
4
唐元.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之我见[J]
.宁夏社会科学,1985(2):63-64.
被引量:3
5
赵爱清.
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J]
.财经科学,2001(S2):191-192.
被引量:4
6
卫兴华.
价值决定规律的作用会引起部门内部剩余劳动的再分配吗[J]
.学术月刊,1963,7(4):15-21.
被引量:8
7
何安.
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能否创造较多的价值[J]
.学术月刊,1963,7(9):7-11.
被引量:5
8
谷书堂,柳欣.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93(6):83-94.
被引量:97
9
李学曾.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质疑[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7,13(1):86-87.
被引量:1
10
刘灿.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J]
.财经科学,1984(2):69-7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严金强,马一飞.
关于“成正比”理论的发展脉络[J]
.海派经济学,2011,9(2):23-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伟.
技术能够创造价值吗?——评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J]
.政治经济学报,2022(1):191-204.
2
刘磊.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演变与分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6):143-153.
被引量:5
1
张康琴,楚探.
关于积累和消费比例的计划方法问题[J]
.经济研究,1963,9(1):15-25.
2
姜兴渭.
实行工资和物价挂钩势在必行[J]
.财经问题研究,1988(8):36-38.
3
于治贤.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J]
.经济科学,1983(1):65-71.
4
胡昌暖.
价格体系变动规律与价格改革[J]
.经济纵横,1987(12):6-11.
5
郭志仪.
八十年代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
.世界经济,1986,9(7):67-70.
6
常书桢.
高积累使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1(2):22-22.
7
张彩猷.
必须坚持稳定物价的方针[J]
.财经科学,1982(2):6-13.
8
董莉.
FDI与我国国内资本形成的关系研究[J]
.市场研究,2007(10):39-44.
9
郭志仪.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及主要原因[J]
.世界经济,1983,6(1):41-44.
10
肖炼.
2006年美国经济回顾和2007年展望[J]
.中国物价,2007(3):14-17.
被引量:1
经济研究
196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