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贺与印象派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欧洲十九世纪文艺思潮中有所谓印象主义的一派,它主要反映在绘画上,同时波及于文学领域。诗歌创作方面,象法国的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兰波等,都是体现印象主义作风的代表人物。
作者
陈伯海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37-41,共5页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印象派
李贺诗歌
十九世纪
印象主义
波德莱尔
诗歌创作
形象
艺术表现
事物
文艺思潮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1
郭伟,李玉华.
跨越时空的“夹缝人”——李贺与叶赛宁的比较解读[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11):74-75.
被引量:1
2
毛泽东.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78,23(1):1-2.
被引量:28
3
罗秉恕.
《楚辞》的启示:略述李贺诗歌创作的“巫”心态[J]
.文学评论,1993(4):96-104.
被引量:1
4
陈允吉.
李贺:诗歌天才与病态畸零儿的结合[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0(6):1-9.
被引量:19
5
川合康三.
昌谷诗比喻杂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83(2):289-294.
被引量:1
6
吴伏生.
李贺与济慈[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7(5):98-100.
被引量:3
7
郑松锟.
“非美为美”与“恶之花”及其他——李贺与波特莱尔诗歌美学比较谈[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4):78-82.
被引量:2
8
葛晓音.
论汉魏五言的“古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2):11-21.
被引量:22
9
房日晰.
杜甫诗歌对李贺诗风的影响[J]
.文学遗产,1993(2):64-69.
被引量:4
10
孙晓青.
文学印象主义[J]
.外国文学,2015(4):107-11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陈友冰.
接受史研究中的另类思考——从《李贺诗歌接受史》谈起[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1):97-102.
被引量:3
2
李明.
从常用字看陈散原诗之印象主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86-192.
3
葛晓音.
李贺诗歌“求取情状”的两种思路[J]
.文艺研究,2023(2):54-6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包荣荣.
李贺诗歌光意象与其“冷艳”风格的关系[J]
.汉字文化,2024(11):77-79.
2
胡建次,罗佩钦.
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31-35.
被引量:2
3
于俊利.
2007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16-24.
4
高恒,张丹.
诗与传:李贺形象神话侧面的建构轨迹[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4):39-44.
被引量:1
5
葛晓音.
温庭筠乐府效法“长吉体”的取向[J]
.中国文化研究,2023(3):57-70.
6
史晓宇.
融通“六义”兼达诗史——论陈贻焮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8):72-79.
1
夜巴黎:印象派的城市之光[J]
.社会学家茶座,2014(1).
2
我是“印象”派大师[J]
.音乐世界,2009(24):162-163.
3
宋军.
孤独前行——波德莱尔诗歌《祝福》赏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6):24-25.
被引量:1
4
易喜平.
窗[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08,0(11):23-23.
5
梦幻[J]
.作文世界(高中版),2005,0(9):66-66.
6
刘宏炎.
如何教好语文[J]
.师道(人文),2009(5):61-61.
7
李易寰.
情人[J]
.中国新闻周刊,2002,0(26):67-67.
8
吴甲丰.
印象派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1979(2):318-328.
被引量:4
9
卢岚.
毕加索的创造与破坏[J]
.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2010(1):53-54.
10
卢岚.
毕加索的创造与破坏[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9(9):22-2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