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家将与杨家将戏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杨家将的故事并非虚构,是见诸历史文献的。《宋史》卷二百七十二《杨业传》中记杨业本名重贵,后名继业,并州太原(一说山西保德)人。幼时跟在麟州(今陕西神木)做剌史的父亲杨信生活。因当地接近北方的少数民族,多以战射为俗,所以杨业自小练就一身好武艺。本传记:“
作者
骆承烈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6-50,共5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杨业
少数民族
契丹族
历史文献
慕容氏
军节度使
杨家将戏
武艺
陕西
麟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6
1
任崇岳.
杨业新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4):59-64.
被引量:1
2
高越.
杨继业到底是哪里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7(3):79-80.
被引量:1
3
建国,生华.
杨家城和杨家将[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4):80-81.
被引量:1
4
顾全芳.
杨家将研究质疑(一)[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7(1):20-24.
被引量:2
5
降大任.
关于杨业晚节的一个疑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6(3):45-42.
被引量:1
6
杨芷华.
杨家将的历史真实[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2):21-35.
被引量:9
7
康玉庆.
杨业事迹小考[J]
.晋阳学刊,1995(1):104-106.
被引量:1
8
赵捷民.
杨家将考辨[J]
.天津社会科学,1987(2):92-96.
被引量:7
9
姜纬堂.
杨“六郎”、焦赞、“三关”考实——“杨家将”史事识小录[J]
.北京社会科学,1986(2):122-128.
被引量:5
10
顾全芳.
杨家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河北学刊,1983,3(3):66-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爱军,司徒尚纪.
杨家将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地名分布[J]
.热带地理,2008,28(2):193-198.
被引量:5
2
冀媛春.
《杨家府演义》中的男将形象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4(4):31-32.
被引量:1
3
冀媛春.
《杨家府演义》中的次要人物形象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4(6):336-337.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杨凡.
杨家将故事研究述评[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5):63-66.
2
李蕊蕊,郑彤,赵伟,李子蓉.
传统音乐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为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3):53-59.
被引量:4
3
梁家胜.
民间叙事与地方风物的结合:以杨家将传说为例[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4-92.
被引量:2
4
王晓帆.
史实、演义与传说——以杨家将故事与昊天塔为例[J]
.文化学刊,2019,0(7):73-77.
5
王萍,刘敏.
地理要素在传统无形文化传承中的空间印迹——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地理研究,2020,39(8):1807-1821.
被引量:27
6
王小芳.
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策略研究——以杨家将民族精神为例[J]
.文化产业,2022(10):91-93.
被引量:1
1
王尔龄.
谈戏曲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J]
.浙江学刊,1964(3):45-48.
2
高越.
杨继业到底是哪里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7(3):79-80.
被引量:1
3
赵俪生.
北魏史述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2):69-86.
4
顾全芳.
对《<潘杨讼>考论》的一点质疑[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2(1):91-93.
5
阿尔丁夫.
论骏马“特殊魔力”的由来[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101-107.
被引量:1
6
心雨.
西宁土人[J]
.青海民族研究,1993,4(1):84-85.
7
邹礼洪.
论中原士大夫对前燕慕容氏封建化的影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1):1-7.
被引量:12
8
柴俊为.
论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的革新[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4):38-41.
被引量:1
9
张乃翥.
从龙门石窟造像遗迹看北魏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J]
.民族研究,1989(2):32-40.
被引量:8
10
杨芷华.
杨家将的历史真实[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2):21-35.
被引量:9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