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8年第1期56-60,共5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二级引证文献8
-
1何红梅.新世纪《水浒传》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6):56-59. 被引量:3
-
2齐裕焜.《水浒传》不同繁本系统之比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53-62. 被引量:6
-
3何红梅.近十年来《水浒传》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1):8-13.
-
4李鹏.论《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流行的原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55-58. 被引量:1
-
5何红梅.十年来《水浒传》作者、成书年代与版本研究述要[J].菏泽学院学报,2011,33(3):48-54. 被引量:2
-
6许勇强,李蕊芹.近20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4):22-26.
-
7刘玄.李卓吾评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述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26-28.
-
8王齐洲,王丽娟.文献—传播学方法是解决通俗小说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水浒传》成书年代的讨论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3):113-129. 被引量:2
-
1吴相洲.《韩非子》选诵[J].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04(1):26-26.
-
2黄锦秀.常用语气词用法小结[J].中学俄语,2007(9):21-22.
-
3思古.孔子名言录[J].英语文摘,2003,0(3):37-37.
-
4John Naish,张顺生.为什么现在孔子很重要?(英文)[J].大学英语,2009(8):33-36.
-
5饶艳梅.《韩非子》连动式初探[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2):89-90.
-
6范晓云,王金惠.谈谈孔子[J].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2(9):9-9.
-
7曾晓鹰.语词“得”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67-70.
-
8黄炳麟.“乜”字趣谜[J].咬文嚼字,2006(1):15-15.
-
9中国已在54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孔子学院156所[J].世界教育信息,2007,20(7):86-86.
-
10刘静.《韩非子》一书中的疑问代词用法研究[J].汉口学院学报,2016,9(4):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