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和科技扶贫看职业教育对青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34-41,共8页
Qinghai Journal of Ethnology
-
1赵庶吏,华勇谋,王文利.探析农业职业教育的未来[J].中国农业教育,2003,4(3):14-16.
-
2民和县红卫小学[J].青海教育,2009(9).
-
3方青.对青海地区远程开放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海教育,2004(3):10-10.
-
4张守润,徐向暹.充分发挥优势开展科技扶贫[J].农业职业教育,2003(4):15-16.
-
5骆桂花.教育──青海地区回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青海民族研究,1999,10(2):56-61. 被引量:2
-
6赵春娥,白雪梅.民国时期青海地区职业教育的兴办[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69-73.
-
7欧阳琦.科技扶贫:高职教育服务武陵山区的对策探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14(3):74-77. 被引量:2
-
8罗永华.立足县情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农村教育,2002(3):16-17.
-
9岳书仓,高飞.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1992(8):11-12.
-
10石丽敏.农职院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93-39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