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90-92,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同被引文献10
-
1林启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浅析[J].农业工程学报,1996,12(4):25-30. 被引量:7
-
2梅福林.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求实,2001,(8):57-59. 被引量:2
-
3李同明.可持续发展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35. 被引量:4
-
4吴季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N].人民日报,2003-04—11. 被引量:23
-
5苏胜强,黄祖辉.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基本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1):8-12. 被引量:11
-
6陈佑启,陶陶.论可持续农业的评价指标[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5):271-275. 被引量:23
-
7龙文军,李娜.试我国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1):36-39. 被引量:9
-
8程序.中国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探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1):1-4. 被引量:28
-
9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被引量:76
-
10崔和瑞,赵黎明.基于系统协调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1-3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38
-
1杨帅虎.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6). 被引量:1
-
2布尔古德.向资本微笑 能源融资七条路[J].中国投资(中英文),2005(12):58-61.
-
3马正卿,李昌宇.循环经济:三江平原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A):71-71. 被引量:3
-
4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展望[J].食用菌学报,2006,13(1):1-12. 被引量:50
-
5赵恩华.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S):98-98. 被引量:1
-
6付晓东.循环经济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J].学习与实践,2007(11):27-33. 被引量:1
-
7李娅,杨文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10(1):30-35. 被引量:6
-
8郑志向.循环经济——同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J].绿色财会,2009(4):10-12.
-
9陈瑾瑜.对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25-128. 被引量:3
-
10徐红艳.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探析[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5):1-1.
-
1杨昌举.绿色产品你在哪里[J].中国名牌,2000(1):47-47.
-
2付燕.杜邦要扎根中国[J].集团经济研究,2002(7):40-42.
-
3武继松,肖军.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加强纺织环保意识[J].纺织科学研究,2001,12(2):46-48. 被引量:2
-
4尹毅,曾妮.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30(4):53-54.
-
5何晓英.彭水县退耕还林现状与成效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13):55-56.
-
6李东兴.想爱益起来联想“2017全球志愿者周”中国站活动开启[J].社会与公益,2017,8(5):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