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59,共3页
Chinese Music
同被引文献11
-
1英国学者的新视野[J].中国音乐学,1996(2):119-123. 被引量:3
-
2唐昕.潮州筝派的作韵特色[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102-106. 被引量:8
-
3刘燕.客家筝考[J].中国音乐,2005(2):104-107. 被引量:9
-
4王莉萍.客家筝派与潮州筝派以韵补声特色之比较[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8(2):60-61. 被引量:4
-
5郝军.客家筝派和闽筝筝派异同点比较[J].闽江学院学报,2008,29(6):126-128. 被引量:2
-
6周璐.浅析潮州、客家、福建三大筝派的演奏技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5). 被引量:5
-
7黄汨芬.浙江筝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及特色技法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09,3(2):100-102. 被引量:4
-
8陈蓉蓉,黄小敏.浙江筝与福建筝的区别与联系[J].科技风,2011(4):226-226. 被引量:2
-
9乔爱玲.浅谈潮州古筝的演奏技法[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10):83-85. 被引量:3
-
10王夏婕.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传承现状浅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S1):168-169. 被引量:2
-
1姚和水.世界建筑奇葩闽西南土楼[J].大众摄影(上半月),2001(10):66-68.
-
2曾雯.潮州筝与“活五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1-14. 被引量:2
-
3师丹.闽西南客家山歌概观[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5(1):63-66.
-
4高百坚.潮筝活五调教学一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2):74-76. 被引量:1
-
5阎俐.论筝的颤音奏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8,6(1):37-39. 被引量:1
-
6黄奇霞.潮州筝蕊句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2):51-58. 被引量:2
-
7蔡振宇.中国古筝五大流派简介[J].大众文艺(艺术版),2008(7). 被引量:1
-
8许守诚,丁伯苓.谈潮州筝[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6,4(2):35-39. 被引量:12
-
9苏杭.陕西古筝音乐风格研究[J].俪人(教师),2015(3):252-252.
-
10边疆.古筝种种[J].音乐生活,2014(7):27-28.
;